注重体验与质量的电子书资源下载网站
分类于: 人工智能 云计算&大数据
简介
先秦秦汉出土文献与《诗经》文本的校勘和解读 豆 9.3分
资源最后更新于 2020-08-21 15:00:01
作者:蒋文 著
出版社:中西书局
出版日期:2019-01
ISBN:9787547516065
文件格式: pdf
标签: 诗经 出土文献 先秦史 经学 简帛学 文献学 出土文献与古文字 诗学
简介· · · · · ·
本书对历代尤其是清末以来的研究者利用先秦秦汉出土文献校读今本《诗经》的成果作了较全面的总结和分析。全书共分为:利用先秦秦汉出土文献校正今本《诗经》文字、辨明《诗经》某字之读法、弄清《诗经》字词意义等几个方面,全面搜罗例证,并条分缕析,既有对成功例子的分析、总结和补充,又有对反面例子的深入剖析。在此基础上,作者也提出了一些自己利用先秦秦汉出土文献校读《诗经》的创见。
目录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先秦秦漢出土文獻對《詩經》字詞研究的重要價值
第二節 本書涉及的先秦秦漢出土文獻材料的説明
第三節 利用先秦秦漢出土文獻進行《詩經》文本校勘和解讀的研究史述要
第四節 兩個關鍵概念的説明
(一)關於“《詩》無達詁”
(二)關於“字”、“詞”之别
第二章 利用先秦秦漢出土文獻校正今本《詩經》文字
第一節 利用先秦秦漢出土文獻證實或補證前人校改今本《詩經》文字的正確意見
(一)“歌以訊之”之“訊”當爲“誶”之訛(含“執訊”之“訊”不當爲“誶”之訛)
(二)“往近王舅”之“近”可能爲“䢋”之訛
第二節 先秦秦漢出土文獻證明前人某些校改《詩經》文字的意見實係“以不誤爲誤”
(一)“克順克比”、“比于文王”之“比”不當爲“从”之訛
(二)“駿惠我文王”之“惠”不當爲“疐”之訛
(三)“貳”不當爲“貨(忒)”之訛(含“不僭不賊”之“賊”可能爲“貨[忒]”之訛)
(四)用爲虚詞的“止”不當爲“之”之訛
(五)“三壽作朋”之“作”不當爲“亡”之訛(含“無競維人”之“無”不當爲“乍[作]”之訛)
第三節 利用先秦秦漢出土文獻校正今本《詩經》文字的新嘗試
(一)“戎有良翰”之“戎”可能爲“我”之誤字
第四節 利用先秦秦漢出土文獻校正今本《詩經》文字時需要注意的幾點問題
第三章 利用先秦秦漢出土文獻辨明《詩經》某字之讀法
第一節 先秦秦漢出土文獻啓示我們在《詩經》某字和當時語言中的某詞之間建立起新的聯繫,從而得到前所未見的新解讀
一、前人成果舉要
(一)“不遐有佐”之“佐”當讀爲“差/左”(含《詩經》“不遐”、“不瑕”之“遐/瑕”與金文“不叚”之“叚”記録的是同一個詞)
(二)“體無咎言”之“言”當讀爲“愆”
(三)“畏此罪罟”、“罪罟不收”、“天降罪罟”之“罟”當讀爲“蠱”(含“烈假不瑕”當讀爲“厲/癘蠱不遐”)
(四)“惠于宗公”之“公”當讀爲“功”(含“肇敏戎公”之“公”當讀爲“功”)
(五)“甘與子同夢”之“甘”當讀爲“敢”
(六)其他(“既右烈考,亦右文母”之“右”即甲骨祭名“又”;“既阻我德”當讀爲“既沮我值”;“曷惠其寧”、“駿惠我文王”之“惠”即甲骨虚詞“叀”;“職思其X”之“職”當讀爲“式”;“眉壽”之“眉”當讀爲“彌”;“土田附庸”之“附”當讀爲“僕”)
二、我們的新嘗試
(一)“月離于畢”之“離”和“雉離于羅”、“鴻則離之”、“魚麗于罶”之“離/麗”記錄的是同一個詞
(二)“振古如兹”之“振”可能讀爲“夐”
(三)“無貳無虞”之“虞”可能讀爲“嘩”
第二節 先秦秦漢岀土文獻啓示我們《詩經》某字當讀爲某詞,從而幫助我們取捨舊説、理解故訓
一、前人成果舉要
(一)“俾爾彌爾性”之“性”當讀爲“生”,理解爲“生命”(含:“彌”當訓“終”;“眉壽”之“眉”當讀爲“彌”;“似先公酋”之“酋”當讀爲謀猷之“猷”)
(二)“有兔爰爰”之“爰”的本字是“𠓗”,故可訓爲“敏疾”
(三)“茀禄爾康矣”之“茀”的本字是“祓”,故可訓爲“福”
(四)其他(“薄”、“鋪”當讀爲“搏”;“龍”當讀爲“寵”;表“樂”義的“衎”當讀爲“侃”;“以介X X”、“介爾XX”之“介” 當讀爲“匃”;“具禍以燼”之“燼”當讀爲“畫”;“陟降厥士”之“士”當讀爲“使/事”
二、我們的新嘗試
(一)“殿天子之邦”之“殿”的本字是“奠”,故可訓爲“鎮”、“定”
第四章 利用先秦秦漢出土文獻弄清《詩經》字詞意義
第一節 利用先秦秦漢出土文獻弄清《詩經》字詞意義的已有成果
(一)“肇敏戎公”之“肇”當訓爲“敏”
(二)“克咸厥功”之“咸”當解爲“事畢”
(三)《詩經》中部分“以”當解爲“帶領”
(四)“不競不絿”之“絿”意思與“柔”相近
(五)其他(“福履”之“履”確可訓爲“祿”;“敦商”、“鋪敦”之“敦”訓爲“迫”、“伐”;“雨無正”之“正”義爲“合適”、“適當”;《詩經》一些“率”當改解爲範圍副詞;某些舊訓爲“順”的“若”當改訓爲“善”;“何天之休”、“對揚王休”之“休”當爲名詞,理解爲“蔭庇”、“庇佑”;“不遲”當解爲“不耽擱”、“不延遲”;《敬之》諸句理解;“惠而好我”之“惠而”即“惠然”;“不廷”指不朝;“舍命”猶“致其君命”;“暴虎”指徒步搏虎;“文人”、“神”可指祖先;“公姓”之“姓”、“友生”之“生”指族人;“應侯”爲人稱)
第二節 利用先秦秦漢出土文獻弄清《詩經》字詞意義的新嘗試
(一)“聿懷多福”之“懷”可能應理解爲“接受”
(二)“予懷明德”之“懷”可能應理解爲“感懷”
結語
參考文獻
後記
第一節 先秦秦漢出土文獻對《詩經》字詞研究的重要價值
第二節 本書涉及的先秦秦漢出土文獻材料的説明
第三節 利用先秦秦漢出土文獻進行《詩經》文本校勘和解讀的研究史述要
第四節 兩個關鍵概念的説明
(一)關於“《詩》無達詁”
(二)關於“字”、“詞”之别
第二章 利用先秦秦漢出土文獻校正今本《詩經》文字
第一節 利用先秦秦漢出土文獻證實或補證前人校改今本《詩經》文字的正確意見
(一)“歌以訊之”之“訊”當爲“誶”之訛(含“執訊”之“訊”不當爲“誶”之訛)
(二)“往近王舅”之“近”可能爲“䢋”之訛
第二節 先秦秦漢出土文獻證明前人某些校改《詩經》文字的意見實係“以不誤爲誤”
(一)“克順克比”、“比于文王”之“比”不當爲“从”之訛
(二)“駿惠我文王”之“惠”不當爲“疐”之訛
(三)“貳”不當爲“貨(忒)”之訛(含“不僭不賊”之“賊”可能爲“貨[忒]”之訛)
(四)用爲虚詞的“止”不當爲“之”之訛
(五)“三壽作朋”之“作”不當爲“亡”之訛(含“無競維人”之“無”不當爲“乍[作]”之訛)
第三節 利用先秦秦漢出土文獻校正今本《詩經》文字的新嘗試
(一)“戎有良翰”之“戎”可能爲“我”之誤字
第四節 利用先秦秦漢出土文獻校正今本《詩經》文字時需要注意的幾點問題
第三章 利用先秦秦漢出土文獻辨明《詩經》某字之讀法
第一節 先秦秦漢出土文獻啓示我們在《詩經》某字和當時語言中的某詞之間建立起新的聯繫,從而得到前所未見的新解讀
一、前人成果舉要
(一)“不遐有佐”之“佐”當讀爲“差/左”(含《詩經》“不遐”、“不瑕”之“遐/瑕”與金文“不叚”之“叚”記録的是同一個詞)
(二)“體無咎言”之“言”當讀爲“愆”
(三)“畏此罪罟”、“罪罟不收”、“天降罪罟”之“罟”當讀爲“蠱”(含“烈假不瑕”當讀爲“厲/癘蠱不遐”)
(四)“惠于宗公”之“公”當讀爲“功”(含“肇敏戎公”之“公”當讀爲“功”)
(五)“甘與子同夢”之“甘”當讀爲“敢”
(六)其他(“既右烈考,亦右文母”之“右”即甲骨祭名“又”;“既阻我德”當讀爲“既沮我值”;“曷惠其寧”、“駿惠我文王”之“惠”即甲骨虚詞“叀”;“職思其X”之“職”當讀爲“式”;“眉壽”之“眉”當讀爲“彌”;“土田附庸”之“附”當讀爲“僕”)
二、我們的新嘗試
(一)“月離于畢”之“離”和“雉離于羅”、“鴻則離之”、“魚麗于罶”之“離/麗”記錄的是同一個詞
(二)“振古如兹”之“振”可能讀爲“夐”
(三)“無貳無虞”之“虞”可能讀爲“嘩”
第二節 先秦秦漢岀土文獻啓示我們《詩經》某字當讀爲某詞,從而幫助我們取捨舊説、理解故訓
一、前人成果舉要
(一)“俾爾彌爾性”之“性”當讀爲“生”,理解爲“生命”(含:“彌”當訓“終”;“眉壽”之“眉”當讀爲“彌”;“似先公酋”之“酋”當讀爲謀猷之“猷”)
(二)“有兔爰爰”之“爰”的本字是“𠓗”,故可訓爲“敏疾”
(三)“茀禄爾康矣”之“茀”的本字是“祓”,故可訓爲“福”
(四)其他(“薄”、“鋪”當讀爲“搏”;“龍”當讀爲“寵”;表“樂”義的“衎”當讀爲“侃”;“以介X X”、“介爾XX”之“介” 當讀爲“匃”;“具禍以燼”之“燼”當讀爲“畫”;“陟降厥士”之“士”當讀爲“使/事”
二、我們的新嘗試
(一)“殿天子之邦”之“殿”的本字是“奠”,故可訓爲“鎮”、“定”
第四章 利用先秦秦漢出土文獻弄清《詩經》字詞意義
第一節 利用先秦秦漢出土文獻弄清《詩經》字詞意義的已有成果
(一)“肇敏戎公”之“肇”當訓爲“敏”
(二)“克咸厥功”之“咸”當解爲“事畢”
(三)《詩經》中部分“以”當解爲“帶領”
(四)“不競不絿”之“絿”意思與“柔”相近
(五)其他(“福履”之“履”確可訓爲“祿”;“敦商”、“鋪敦”之“敦”訓爲“迫”、“伐”;“雨無正”之“正”義爲“合適”、“適當”;《詩經》一些“率”當改解爲範圍副詞;某些舊訓爲“順”的“若”當改訓爲“善”;“何天之休”、“對揚王休”之“休”當爲名詞,理解爲“蔭庇”、“庇佑”;“不遲”當解爲“不耽擱”、“不延遲”;《敬之》諸句理解;“惠而好我”之“惠而”即“惠然”;“不廷”指不朝;“舍命”猶“致其君命”;“暴虎”指徒步搏虎;“文人”、“神”可指祖先;“公姓”之“姓”、“友生”之“生”指族人;“應侯”爲人稱)
第二節 利用先秦秦漢出土文獻弄清《詩經》字詞意義的新嘗試
(一)“聿懷多福”之“懷”可能應理解爲“接受”
(二)“予懷明德”之“懷”可能應理解爲“感懷”
結語
參考文獻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