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分类于: 设计 互联网

简介

语言的魔力: 用语言转变信念的神奇旅程

语言的魔力: 用语言转变信念的神奇旅程 8.5分

资源最后更新于 2020-08-21 15:03:39

作者:[美] 罗伯特·迪尔茨

译者:谭洪岗

出版社: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1

ISBN:9787538589535

文件格式: pdf

标签: 沟通 思维 语言的魔力 心理学 NLP 口才 沟通思维 语言学

简介· · · · · ·

你是否总感到事事不如意,内心充满疲倦、无力感、焦虑、无奈,甚至厌恶生活?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看,这是你自身一些限制性的信念造成的,比如:“竞争这么激烈,生意没法做。”“这事,实在太难了。”这类限制性信念会阻碍人的思考,限制人的行动!

若想人生有更好效果出现,必须先改变限制性信念。对于同一种状况,只需换一种语言方式去描述它,就能对你的思维和行动带来截然不同的影响。比如,如果你改说:“在竞争这么激烈的市场中,有没有一些做得很好的公司呢?”限制你做出积极改变的信念就不攻自破了。

作为NLP(神经语言程式学)领域的大师级专家,罗伯特?迪尔茨在本书中,力图通过独特的语言模式,让你自省,看清自己思维上的盲点。更重要的是,他还讲解了很多技巧去破除限制性的语言框架,比如换框法、顺序法、替代法、假设法……推动你自动自发地采取行动,做出转变,从而提升你的人生品质。

直接下载

想要: 点击会收藏到你的 我的收藏,可以在这里查看

已收: 表示已经收藏

Tips: 注册一个用户 可以通过用户中心得到电子书更新的通知哦

目录

再版译序 / 001
献 辞 / 001
致 谢 / 002
前 言 / 001
Part 1
语言与经验
神奇的语言 / 002
语言和身心语言程序学 / 005
地图和实景 / 007
经验(体验) / 010
语言如何框架体验 / 013
“虽然”换框法 / 015
Part 2
框架和换框
框架 / 018
转移结果 / 021
换框 / 024
改变框架大小 / 027
情境换框 / 030
意义换框 / 032
批评与批评者换框 / 034
回应术模式之“意图”与“重新定义”/ 038
一字换框法练习 / 041
以“第二人称”的另一世界观看事情 / 043
Part 3
归类
归类的形式 / 048
向下分类 / 050
向上归类 / 052
横向归类(找出比喻) / 054
练习:找到同类(Isomorphism) / 056
标记和重新标记 / 057
Part 4
价值观与准则
意义的结构 / 062
价值观与动机 / 064
准则和判断 / 066
以重新定义链接准则与价值观 / 068
向下分类以界定“关键等同性”/ 070
现实检验策略 / 072
现实检验策略练习 / 075
向上归类以识别和应用价值观与准则层次 / 078
准则层次技术 / 082
Part 5
信念和预期
信念和信念系统 / 086
信念的力量 / 088
限制性信念 / 090
转换限制性信念 / 092
预期 / 094
预期与回应术模式之后果法 / 098
描绘关键信念和预期 / 101
评估改变的动机 / 103
信念评估单 / 105
用“就像”框架强化信念和预期 / 106
“就像”练习 / 108
Part 6
信念的基本结构
信念的语言结构 / 110
复合等同 / 111
因果 / 112
原因的类型 / 115
形式原因的影响 / 118
回应术与信念结构 / 120
价值观审视 / 123
价值观审视工作表 / 127
信念审视 / 128
用反例重新评估限制性信念 / 131
引起限制性信念陈述的言语框架 / 134
产生反例 / 136
Part7
内在状态与自然发生的信念改变
信念改变的自然过程 / 140
信念改变循环 / 142
信念改变与内在状态 / 146
识别和影响内在状态 / 148
练习:启动状态和下锚 / 150
指导和内在指导者 / 151
信念改变循环的程序 / 152
执行信念改变循环 / 154
信念链接 / 156
非言语沟通的影响 / 160
Part 8
思想病毒与信念的后设结构
信念的后设结构 / 164
思想病毒 / 167
前提假设 / 174
自我参考 / 178
逻辑类型理论 / 181
对信念或归纳总结反击其身 / 183
超越框架 / 187
逻辑层次 / 189
改变逻辑层次 / 194
Part 9
系统应用各种模式
回应术模式的定义和举例 / 198
用回应术模式做系统干预 / 207
将回应术用作系统模式 / 208
用回应术创立和维持“思想病毒”/ 217
回应术与必需的多样性法则 / 223
用回应术换框和“破框”思想病毒 / 225
练习回应术 / 230
Part 10
结论
结论 / 235
后记 / 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