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分类于: 其它 计算机基础

简介

学习、创造与使用知识: 概念图促进企业和学校的学习变革

学习、创造与使用知识: 概念图促进企业和学校的学习变革 8.0分

资源最后更新于 2020-08-23 08:14:24

作者:[美] Joseph D.Novak( 约瑟夫· D. 诺瓦克 )

译者:赵国庆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1

ISBN:9787115428073

文件格式: pdf

标签: 学习方法 学习 思维 概念图 方法论 教育 认知 心理学认知心理学

简介· · · · · ·

知识是一个由相互联系的概念通过关系构成的网络。学习是为了增加对这个网络的理解,从而更好地组织这个网络,乃至促进有基础、有意义的创造,而这一切的核心就是关联性思考。《学习、创造与使用知识 概念图促进企业和学校的学习变革》跟你一起来探讨什么是关联性思考,如何通过概念图来发展它,为什么我们需要它,以及怎样应用它。这是一本值得所有企业管理者、教育管理者、教师、家长以及学生阅读的书,一本真正思考和部分解决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教的书。

想要: 点击会收藏到你的 我的收藏,可以在这里查看

已收: 表示已经收藏

Tips: 注册一个用户 可以通过用户中心得到电子书更新的通知哦

目录

推荐序 / 003
作者序 / 006
译者序 / 012
Chapter 1
概论 / 001
1.1 引言 / 001
1.2 本书概要 / 005
1.3 说明可能性的一个例证 / 010
Chapter 2
对教育理论的渴求 / 013
2.1 教育的五要素 / 015
2.2 人类教育理论 / 018
2.3 教育研究和评估的改进 / 022
Chapter 3
增强学习者能力的意义学习 / 025
3.1 事实、概念、命题和原则:知识的组成要素 / 027
3.2 人类记忆系统 / 030
3.3 概念图和知识整合 / 036
3.4 意义学习增强学习者能力 / 042
3.5 组织学习 / 043
Chapter 4
新意义的建构 / 045
4.1 “意义”这个词的意义 / 045
4.2 意义学习的基本概念 / 047
概念学习和表征学习 / 047
表征学习 / 048
情境认知 / 049
命题学习 / 051
4.3 概念形成与概念同化 / 052
4.4 认知结构的发展 / 056
4.5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 056
Chapter 5
奥苏贝尔的同化学习理论 / 062
5.1 意义学习与机械学习 / 066
5.2 接受式学习和发现式学习 / 071
5.3 归并和湮灭性归并 / 074
5.4 渐进分化 / 078
5.5 整合性认同和概念层次、质的提升 / 080
5.6 上位学习 / 085
5.7 先行组织者 / 089
5.8 脚手架学习 / 091
5.9 同化、学习和建构主义 / 092
5.10 创造性 / 093
5.11 智力 / 096
5.12 情商 / 099
Chapter 6
知识的本质以及人类如何创造知识 / 102
6.1 知识的本质及来源 / 102
高文的V形认识论 / 103
知识V形图的元素 / 107
学习和知识创造的关系 / 119
简约性原则 / 122
提高科研生产力 / 123
6.2 知识的形式 / 126
知识与信息 / 126
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 / 126
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结构性知识 / 128
6.3 知识获取和利用的方法 / 128
个人访谈 / 128
问卷 / 132
焦点团体 / 133
团队概念图 / 133
获取和存档专家知识 / 138
知识捕捉的其他途径 / 141
Chapter 7
有效的教师和管理者 / 146
7.1 建设性地整合思维、情感和行动 / 146
7.2 概念误解的问题 / 153
克服概念误解 / 157
组织机构设置的问题 / 158
7.3 教育理论的知识 / 161
一个典型案例 / 164
关于概念学习的12年追踪研究 / 166
咨询环境情境下的教学 / 172
情感敏感度 / 174
信任 / 175
7.4 安德烈的故事 / 176
7.5 公司环境中的信任和诚实 / 185
7.6 促进团队合作 / 191
作为学习小组的团队 / 194
使用概念图和V形图 / 194
Chapter 8
教育与管理的情境 / 201
8.1 情境的重要性 / 201
8.2 情感情境 / 203
情感的重要性 / 203
爱的艺术 / 205
同伴关系 / 211
学习材料 / 215
8.3 物质情境 / 219
学校设施,千篇一律 / 219
教育的“理想”环境 / 221
8.4 文化情境 / 224
遗传和环境因素 / 224
性别问题 / 226
种族 / 232
8.5 组织情境 / 233
Chapter 9
评价与奖励 / 239
9.1 评价的重要性 / 239
9.2 测量 / 241
9.3 测试 / 242
客观测试 / 242
李克特量表 / 248
9.4 其他评价形式 / 251
表现性评价 / 251
概念图 / 253
V形图评价 / 260
报告作为评价工具 / 263
档案袋评价 / 265
9.5 真实性评价 / 267
Chapter 10
学校和企业教育的改革 / 269
10.1 对教育持乐观态度的前提 / 269
10.2 组织的提升 / 275
学校组织 / 275
学校改革 / 275
营利性组织 / 282
10.3 新技术带来的希望 / 287
互联网 / 287
双向视频会议 / 289
课程开发的新形式 / 289
一种新的教育模式 / 290
10.4 将资源添加到概念图中以构建“知识模型” / 293
10.5 各种学习体验形式的整合 / 295
10.6 前方的路 / 306
附录1 如何构建概念图 / 308
附录2 V形图教学流程 / 310
参考文献 / 312
人名索引 / 334
术语索引 / 338
主题词索引 / 340
译者后记 / 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