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体验与质量的电子书资源下载网站
分类于: 设计 计算机基础
简介
艺术史的艺术: 批评读本 豆 7.7分
资源最后更新于 2020-08-26 07:00:52
作者:[美]唐纳德•普雷齐奥西(Donald Preziosi)
译者:易英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1
ISBN:9787208132139
文件格式: pdf
标签: 艺术史 艺术 艺术理论 艺术史的艺术 历史 牛津艺术史 世纪文景 2016
简介· · · · · ·
艺术史研究于何处起源?
它与艺术的关系如何?
两百年间,艺术史研究的目标和方法经历了怎样的改变?
———————————————————————————————————
从古典时期起,艺术的历史就不断被书写及重写。历史学家、哲学家、心理学家及人类学家纷纷在这一领域发声,改变了我们对于“艺术史是什么及将会是什么”的看法。
本书选介了艺术史研究 领域迄今为止最具开创性与影响力的35篇批评文章,分为九章,每章聚焦一个艺术史研究议题:美学、风格、作为艺术的历史、图像与符号、性别、现代与后现代、解构主义、博物馆学,并配以74幅相关作品图片。从古典理论到现代主义,从康德到福柯,从现代艺术史与科学考古学创始人温克尔曼到当代艺术史学大师级人物贡布里希。35位学术巨擘及艺术家,帮助读者从第一手资料了解艺术史的发展脉络。编者普雷齐奥西教授为每个主题均撰写导言,以批判性的...
目录
导言
唐纳德 · 普雷齐奥西:艺术史:创造视觉的清晰[1998]
第一章 作为历史的艺术
约翰 · 乔基姆 · 温克尔曼:关于在绘画和雕刻中模仿希腊作品的一些意见[1755]
惠特尼 · 戴维斯:分裂的温克尔曼:哀悼艺术史之死[1994]
迈克尔 · 巴克桑德尔:意图的模式[1985]
第二章 美学
伊曼努尔 · 康德:答复这个问题:“什么是启蒙运动?” [1784]
伊曼努尔 · 康德:判断力批判 [1790]
G.W.F. 黑格尔:美学[1835—1838]
第三章 风格
海因里希 · 沃尔夫林:艺术史原理[1915]
戴维 · 萨默斯: “形式”—19世纪的形而上学与艺术史描述的问题[1989]
迈耶 · 夏皮罗:风格[1953]
恩斯特·贡布里希:论风格[1968]
第四章 作为艺术的历史
阿洛伊斯·李格尔:罗马晚期艺术意志的主要特征[1893]
阿比·瓦尔堡:北美普韦布洛印第安人地区的图像[1923]
埃德加·温德:瓦尔堡的“文化科学”概念及其美学意义[1930]
玛格丽特·艾弗森:拯救瓦尔堡的传统[1993]
第五章 意义的机制:图像志与符号学
于贝尔· 达弥施:符号学与图像志[1975]
米克· 巴尔、诺曼· 布赖森:符号学与艺术史:关于语境和传播者的讨论[1991]
欧文· 潘诺夫斯基:《甚至在阿卡迪亚也有我》:普桑与挽歌传统[1936]
路易斯· 马林:走向视觉艺术的解读理论:普桑的《阿卡迪亚的牧人》[1980]
第六章 现代性及其不满
罗莎琳德· 克劳斯:扩展领域中的雕塑[1979]
米歇尔·福柯:什么是作者?[1969]
克雷格·欧文斯:寓言的冲动:走向后现代主义的理论[1980]
安德烈亚斯· 许森:勾勒后现代[1984]
第七章 性别问题
纳内特·所罗门:艺术史规则:忽略之罪[1991]
丽莎·提克纳:性与再现/再现中的性:五位英国艺术家[1984]
玛丽·凯利、保罗· 史密斯:没有本质的女性特质[1982]
阿米莉亚· 琼斯:后女性主义、女性主义的快感和身体化艺术理论[1993]
第八章 解构主义与阐释的限度
史蒂芬· 梅尔维尔:新透视的诱惑[1990]
马丁·海德格尔:艺术作品的本源[1935]
迈耶·夏皮罗:作为个人物品的静物画:一则关于海德格尔与凡 · 高的笔记[1968]
雅克 · 德里达:定位中的真理的还原[1978]
第九章 他者:艺术史与博物馆学
蒂莫西 · 米歇尔:东方主义与展览秩序[1989]
卡罗尔 · 邓肯:作为仪式的艺术博物馆[1995]
安妮 · E. 库姆斯:发明“后殖民”:当代策展中的混杂性与赞助者[1992]
内斯托尔 · 加西亚 · 坎科利尼:再造护照:多元文化主义争论中的视觉思想[1994]
唐纳德 · 普雷齐奥西:艺术史的艺术[1998]
后记
注释
文本 插图 作者说明
术语解释
译名对照表
唐纳德 · 普雷齐奥西:艺术史:创造视觉的清晰[1998]
第一章 作为历史的艺术
约翰 · 乔基姆 · 温克尔曼:关于在绘画和雕刻中模仿希腊作品的一些意见[1755]
惠特尼 · 戴维斯:分裂的温克尔曼:哀悼艺术史之死[1994]
迈克尔 · 巴克桑德尔:意图的模式[1985]
第二章 美学
伊曼努尔 · 康德:答复这个问题:“什么是启蒙运动?” [1784]
伊曼努尔 · 康德:判断力批判 [1790]
G.W.F. 黑格尔:美学[1835—1838]
第三章 风格
海因里希 · 沃尔夫林:艺术史原理[1915]
戴维 · 萨默斯: “形式”—19世纪的形而上学与艺术史描述的问题[1989]
迈耶 · 夏皮罗:风格[1953]
恩斯特·贡布里希:论风格[1968]
第四章 作为艺术的历史
阿洛伊斯·李格尔:罗马晚期艺术意志的主要特征[1893]
阿比·瓦尔堡:北美普韦布洛印第安人地区的图像[1923]
埃德加·温德:瓦尔堡的“文化科学”概念及其美学意义[1930]
玛格丽特·艾弗森:拯救瓦尔堡的传统[1993]
第五章 意义的机制:图像志与符号学
于贝尔· 达弥施:符号学与图像志[1975]
米克· 巴尔、诺曼· 布赖森:符号学与艺术史:关于语境和传播者的讨论[1991]
欧文· 潘诺夫斯基:《甚至在阿卡迪亚也有我》:普桑与挽歌传统[1936]
路易斯· 马林:走向视觉艺术的解读理论:普桑的《阿卡迪亚的牧人》[1980]
第六章 现代性及其不满
罗莎琳德· 克劳斯:扩展领域中的雕塑[1979]
米歇尔·福柯:什么是作者?[1969]
克雷格·欧文斯:寓言的冲动:走向后现代主义的理论[1980]
安德烈亚斯· 许森:勾勒后现代[1984]
第七章 性别问题
纳内特·所罗门:艺术史规则:忽略之罪[1991]
丽莎·提克纳:性与再现/再现中的性:五位英国艺术家[1984]
玛丽·凯利、保罗· 史密斯:没有本质的女性特质[1982]
阿米莉亚· 琼斯:后女性主义、女性主义的快感和身体化艺术理论[1993]
第八章 解构主义与阐释的限度
史蒂芬· 梅尔维尔:新透视的诱惑[1990]
马丁·海德格尔:艺术作品的本源[1935]
迈耶·夏皮罗:作为个人物品的静物画:一则关于海德格尔与凡 · 高的笔记[1968]
雅克 · 德里达:定位中的真理的还原[1978]
第九章 他者:艺术史与博物馆学
蒂莫西 · 米歇尔:东方主义与展览秩序[1989]
卡罗尔 · 邓肯:作为仪式的艺术博物馆[1995]
安妮 · E. 库姆斯:发明“后殖民”:当代策展中的混杂性与赞助者[1992]
内斯托尔 · 加西亚 · 坎科利尼:再造护照:多元文化主义争论中的视觉思想[1994]
唐纳德 · 普雷齐奥西:艺术史的艺术[1998]
后记
注释
文本 插图 作者说明
术语解释
译名对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