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体验与质量的电子书资源下载网站
分类于: 编程语言 职场办公
简介
闲不住的手: 中国股市体制基因演化史 豆 7.8分
资源最后更新于 2020-08-26 18:04:06
作者:陆一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01
ISBN:9787508613741
文件格式: pdf
简介· · · · · ·
《闲不住的手:中国股市体制基因演化史》集中了沪深证交所的宝贵档案资料、历史图片和对历史事件的真实记录,作者在此基础上用宏大叙事的手法和特立独行的思辨,绘制出了中国证券市场的全基因图谱,揭示了中国证券市场发生、发展过程中诸多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
《闲不住的手:中国股市体制基因演化史》来自干作者将近20年浸润于证券市场的近身观察、亲身感受和进深思考……。
目录
引论 怪圈、悖论与自我相关
第一章 中国证券市场的孕育——股份制产生和改革开放同时进行
中国证券市场的基因传承
农村改革和知青回城成为股份制萌芽的培养基
改革进人城市,股份制开始试点
放权让利使地方、企业和银行倒逼计划经济让步
股票发行和上柜交易
除了经济上的前提条件还需要什么?
第二章 证券市场诞生的催生剂
引人注目的外宣表态
各方努力无功而返的政治原因
政治决策高于经济决策
两所一网成为中国证券市场正式诞生的标志
第三章 市场与政府的利益较量
婴儿期的市场躁动
地方政府坐庄救市
上海放开股价和组织“文化广场”大交易集市
新股认购抽签表酿成的事件
市场倒逼政府改革股票发行制度
中央政府开始着手接管市场主导权
第四章 意识形态争论带来的后果
市场发展的非经济偏移
证券市场差一点胎死腹中
关闭与否的悬念使得证券市场长期无法建立稳定预期
第五章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利益博弈
中央政府从被动到主动介入市场发展进程
印花税成为中央和地方政府利益博弈的焦点
印花税身不由己扮演市场调控角色
证券交易印花税逐渐凸显中央政府财政收入职能
证券交易印花税是法律依据有所缺失的特殊税目
第六章 “327事件”对中国经济改革的真正意义
中央政府尝试干预市场的初次政策救市
国债市场和交易所自主创设的国债期货交易
“327事件”的来龙去脉
“327事件”发生后的余震
“327事件”背后的看不见之手
“327事件”对中国经济改革的真正意义
第七章 中国证券市场形成统一的垂直行政管理体系
证监会收编证交所的第一步
完成中国证券市场管理体系的行政化演变
第八章 “5·19行情”背后的利益驱动
“5·19行情”爆发之前和跌宕之后
“5·19行情”中的政府行为
“5·19行情”演绎的制度性格轨迹
两篇《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显现政府行为态度的前倨后恭
“5·19行情”的客观作用是什么?
“5·19行情”预支了政府的信用
第九章 受控的机构投资者
证监会成立前的培育机构投资者预演
新老基金隐含的不同利益背景
无限关爱在一身的新基金
《基金黑幕》一文出台的背景
“基金业的叛逆”主角的传奇经历
基金黑幕的故事远没有结束
基金制度的缺失
基金是监管对象还是政策工具?
第十章 证券市场对外开放战略的功过得失
B股市场是20世纪90年代全球资本市场上一个制度性的创举
B股市场是地方政府为主的制度创新
中央政府用H股和红筹股窒息了B股的市场活力
我国证券市场对外开放战略的基点是什么?
中国蓝筹企业境外上市的功过
全球证券交易所并购潮的启示
我国证券市场对外开放战略需要回答的几个问题
谁来并购香港联交所?
第十章 股权分置改革的历史责任
股权分置产生于政治约束还是经济契约?
国有股减持导致市场否决政策
股权分置概念的产生和改革的过程
股权分置改革取得了皆大欢喜的结果?
“股改行情”的技术含义
股权分置改革:还需要更多时间来认识和理解的命题
第十二章 中国证券市场的体制基因传承
中央政府如何从引导者转变为领导者
行政干预成了“闲不住的手”
中央政府成为市场利益主体之一
从“放权让利”到“集权争利”的基因本能
附录
附录1 上海要大胆成立证券交易所
附录2 青年理论工作者丁宁宁撰文社会主义要有“资本市场”
附录3 华尔街大亨将“金融市场”带到人民大会堂
附录4 沪深第一批股票发行日期一览表
附录5 三人领导小组给市政府的报告及朱镕基的批示(影印件)
附录6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关于建立上海证券交易所的请示》(影印件)
附录7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政府《关于建立上海证券交易所的请示》(影印件)
附录8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建立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批复》(影印件)
附录9 朱镕基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开业典礼上的致词(一九九○年十二月十九日)
附录10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周正庆同志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开业典礼上的讲话
附录11 上海证券交易所理事长李祥瑞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开业典礼上的讲话
附录12 深圳证券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筹建方案
附录13 关于筹组深圳证券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的报告
附录14 关于同意成立深圳证券交易所的批复
附录15 上海与深圳筹建证券交易所过程对照表
附录16 沪深证交所开市第一天都发生了什么?
附录17 深圳关于“调节基金”入市的建议
附录18 党政机关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不冷炒股票的由来
附录19 沪深两地证券交易所历任理事长、总经理
附录20 历年政策出台对股市波动的影响
后记
参考文献
第一章 中国证券市场的孕育——股份制产生和改革开放同时进行
中国证券市场的基因传承
农村改革和知青回城成为股份制萌芽的培养基
改革进人城市,股份制开始试点
放权让利使地方、企业和银行倒逼计划经济让步
股票发行和上柜交易
除了经济上的前提条件还需要什么?
第二章 证券市场诞生的催生剂
引人注目的外宣表态
各方努力无功而返的政治原因
政治决策高于经济决策
两所一网成为中国证券市场正式诞生的标志
第三章 市场与政府的利益较量
婴儿期的市场躁动
地方政府坐庄救市
上海放开股价和组织“文化广场”大交易集市
新股认购抽签表酿成的事件
市场倒逼政府改革股票发行制度
中央政府开始着手接管市场主导权
第四章 意识形态争论带来的后果
市场发展的非经济偏移
证券市场差一点胎死腹中
关闭与否的悬念使得证券市场长期无法建立稳定预期
第五章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利益博弈
中央政府从被动到主动介入市场发展进程
印花税成为中央和地方政府利益博弈的焦点
印花税身不由己扮演市场调控角色
证券交易印花税逐渐凸显中央政府财政收入职能
证券交易印花税是法律依据有所缺失的特殊税目
第六章 “327事件”对中国经济改革的真正意义
中央政府尝试干预市场的初次政策救市
国债市场和交易所自主创设的国债期货交易
“327事件”的来龙去脉
“327事件”发生后的余震
“327事件”背后的看不见之手
“327事件”对中国经济改革的真正意义
第七章 中国证券市场形成统一的垂直行政管理体系
证监会收编证交所的第一步
完成中国证券市场管理体系的行政化演变
第八章 “5·19行情”背后的利益驱动
“5·19行情”爆发之前和跌宕之后
“5·19行情”中的政府行为
“5·19行情”演绎的制度性格轨迹
两篇《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显现政府行为态度的前倨后恭
“5·19行情”的客观作用是什么?
“5·19行情”预支了政府的信用
第九章 受控的机构投资者
证监会成立前的培育机构投资者预演
新老基金隐含的不同利益背景
无限关爱在一身的新基金
《基金黑幕》一文出台的背景
“基金业的叛逆”主角的传奇经历
基金黑幕的故事远没有结束
基金制度的缺失
基金是监管对象还是政策工具?
第十章 证券市场对外开放战略的功过得失
B股市场是20世纪90年代全球资本市场上一个制度性的创举
B股市场是地方政府为主的制度创新
中央政府用H股和红筹股窒息了B股的市场活力
我国证券市场对外开放战略的基点是什么?
中国蓝筹企业境外上市的功过
全球证券交易所并购潮的启示
我国证券市场对外开放战略需要回答的几个问题
谁来并购香港联交所?
第十章 股权分置改革的历史责任
股权分置产生于政治约束还是经济契约?
国有股减持导致市场否决政策
股权分置概念的产生和改革的过程
股权分置改革取得了皆大欢喜的结果?
“股改行情”的技术含义
股权分置改革:还需要更多时间来认识和理解的命题
第十二章 中国证券市场的体制基因传承
中央政府如何从引导者转变为领导者
行政干预成了“闲不住的手”
中央政府成为市场利益主体之一
从“放权让利”到“集权争利”的基因本能
附录
附录1 上海要大胆成立证券交易所
附录2 青年理论工作者丁宁宁撰文社会主义要有“资本市场”
附录3 华尔街大亨将“金融市场”带到人民大会堂
附录4 沪深第一批股票发行日期一览表
附录5 三人领导小组给市政府的报告及朱镕基的批示(影印件)
附录6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关于建立上海证券交易所的请示》(影印件)
附录7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政府《关于建立上海证券交易所的请示》(影印件)
附录8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建立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批复》(影印件)
附录9 朱镕基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开业典礼上的致词(一九九○年十二月十九日)
附录10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周正庆同志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开业典礼上的讲话
附录11 上海证券交易所理事长李祥瑞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开业典礼上的讲话
附录12 深圳证券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筹建方案
附录13 关于筹组深圳证券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的报告
附录14 关于同意成立深圳证券交易所的批复
附录15 上海与深圳筹建证券交易所过程对照表
附录16 沪深证交所开市第一天都发生了什么?
附录17 深圳关于“调节基金”入市的建议
附录18 党政机关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不冷炒股票的由来
附录19 沪深两地证券交易所历任理事长、总经理
附录20 历年政策出台对股市波动的影响
后记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