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体验与质量的电子书资源下载网站
分类于: 人工智能 职场办公
简介
回归: 当代美学的11个问题 豆 8.3分
资源最后更新于 2020-09-02 05:13:59
作者:彭锋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01
ISBN:9787301151112
文件格式: pdf
标签: 美学 艺术 彭锋 美学原理 哲学 艺术史 Philosophy 教学参考
简介· · · · · ·
《回归:当代美学的11个问题》主要内容是:纽曼曾经说过现代艺术的冲动“就是要摧毁美”。这一论断在20世纪的西方艺术历程以及中国当下的艺术实践中都可得到强有力的支持。艺术和美还会继续彼此蔑视吗?而关于美学理论,基维宣称如今的美学界是狐狸当道的时代,是一个被分割成众多领域,每个领域都被一些专家统摄的时代,而以黑格尔为代表的一种宏大理论包罗万象的刺猬时代已经逝去。
美学还会走向统一吗?
作者通过对当代艺术和美学界最为热议,同时也和当下中国最相关的11个问题的梳理,呈现了三个回归的趋势:其一,当代艺术重新肯定一些正面的价值;其二,美学家和艺术批评家开始形成放下成见和独断、重新建构一种统一理论的趋势;其三,中国美学开始了一种回归古典资源,并以此参与到世界美学对话的过程。
目录
期待“美学之夏”——丛书代序
前言
第一章 存在美的根源吗?
一、美的回归
二、美的滥用
三、永恒之美
四、古老的构想
五、美的消失
六、哲学意义
七、社会学意义
八、小结
第二章 审美对象是何物?
一、哈奇森:审美对象作为心理对象
二、萨特:审美对象作为想象对象
三、茵伽登:审美对象作为纯粹意向性对象
四、杜夫海纳:审美对象作为感性对象
五、西布利:审美对象作为突显对象
六、小结
第三章 存在审美经验吗?
一、迪基对审美经验理论的批判
二、比尔兹利对迪基的回应
三、古德曼和丹托的审美经验理论
四、实用主义与分析美学之争
五、小结
第四章 艺术可以定义吗?
一、韦兹与曼德鲍姆:艺术从不可定义到可以定义
二、丹托的艺术界理论
三、迪基的体制理论
四、列文森的历史理论
五、古德曼的符号理论
六、也许艺术真的是不可定义的
七、小结
第五章 艺术终结了吗?
一、黑格尔的艺术终结论
二、丹托的艺术终结论
三、艺术终结与美学独立
四、艺术的重生
五、也许终结的不是艺术而是艺术理论
六、小结
第六章 作品的意义由作者意图决定吗?
一、浪漫主义文艺批评中的意图主义倾向
二、反意图主义的盛行
三、意图主义的复兴
四、实际的意图主义与假设的意图主义
五、小结
第七章 虚构的作品能产生真实的情感吗?
一、问题的起源
二、解决方案之一
三、解决方案之二
四、解决方案之三
五、虚构的情感反应机制
六、一种假说
七、小结
第八章 趣昧有高低之分吗?
一、现代美学的趣味标准
二、后现代美学的多元趣味
三、全球化时代的趣味标准
四、趣味与艺术评价
五、高级艺术与通俗艺术
六、小结
第九章 如何欣赏自然环境?
一、现代美学的分离模式
二、当代环境美学的介入模式
三、自然环境模式
四、情感唤起模式
五、显现模式
六、小结
第十章 如何看待日常生活审美化?
一、日常生活审美化发生的社会条件
二、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哲学解释
三、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社会一政治批判
四、口常生活审美化的美学批判
五、小结
第十一章 如何定位中国美学?
一、以现代为中心的理论框架
二、中国美学的现代化进程及其困难
三、两种“实践”
四、超越“现代”模式
五、从模式二美学展望中国美学
六、小结
后记
前言
第一章 存在美的根源吗?
一、美的回归
二、美的滥用
三、永恒之美
四、古老的构想
五、美的消失
六、哲学意义
七、社会学意义
八、小结
第二章 审美对象是何物?
一、哈奇森:审美对象作为心理对象
二、萨特:审美对象作为想象对象
三、茵伽登:审美对象作为纯粹意向性对象
四、杜夫海纳:审美对象作为感性对象
五、西布利:审美对象作为突显对象
六、小结
第三章 存在审美经验吗?
一、迪基对审美经验理论的批判
二、比尔兹利对迪基的回应
三、古德曼和丹托的审美经验理论
四、实用主义与分析美学之争
五、小结
第四章 艺术可以定义吗?
一、韦兹与曼德鲍姆:艺术从不可定义到可以定义
二、丹托的艺术界理论
三、迪基的体制理论
四、列文森的历史理论
五、古德曼的符号理论
六、也许艺术真的是不可定义的
七、小结
第五章 艺术终结了吗?
一、黑格尔的艺术终结论
二、丹托的艺术终结论
三、艺术终结与美学独立
四、艺术的重生
五、也许终结的不是艺术而是艺术理论
六、小结
第六章 作品的意义由作者意图决定吗?
一、浪漫主义文艺批评中的意图主义倾向
二、反意图主义的盛行
三、意图主义的复兴
四、实际的意图主义与假设的意图主义
五、小结
第七章 虚构的作品能产生真实的情感吗?
一、问题的起源
二、解决方案之一
三、解决方案之二
四、解决方案之三
五、虚构的情感反应机制
六、一种假说
七、小结
第八章 趣昧有高低之分吗?
一、现代美学的趣味标准
二、后现代美学的多元趣味
三、全球化时代的趣味标准
四、趣味与艺术评价
五、高级艺术与通俗艺术
六、小结
第九章 如何欣赏自然环境?
一、现代美学的分离模式
二、当代环境美学的介入模式
三、自然环境模式
四、情感唤起模式
五、显现模式
六、小结
第十章 如何看待日常生活审美化?
一、日常生活审美化发生的社会条件
二、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哲学解释
三、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社会一政治批判
四、口常生活审美化的美学批判
五、小结
第十一章 如何定位中国美学?
一、以现代为中心的理论框架
二、中国美学的现代化进程及其困难
三、两种“实践”
四、超越“现代”模式
五、从模式二美学展望中国美学
六、小结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