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分类于: 职场办公 设计

简介

年龄-时期-队列模型: 聚合数据分析方法

年龄-时期-队列模型: 聚合数据分析方法 0.0分

资源最后更新于 2020-09-05 22:03:47

作者:罗伯特·奥布莱恩

译者:王培刚

出版社:社科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1

ISBN:9787520129572

文件格式: pdf

标签: 统计学 statistics methodology 社会学 APC 方法

简介· · · · · ·

本书对聚合层次数据的年龄、时期、队列(APC)效应建模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进行了介绍。这些策略包括约束估计、年龄/时期/队列特征的使用、可估函数、方差分解,以及新近出现的s -约束法。书中分别从几何与代数视角阐释了识别问题,并探讨了约束回归;之后介绍了一些重要的分析策略,它们并不直接依赖之前用于识别APC模型的约束条件;最后展示的一个具体实证案例表明,多种方法的结合使用可以为具体的APC效应提供更有说服力的证据。

直接下载

想要: 点击会收藏到你的 我的收藏,可以在这里查看

已收: 表示已经收藏

Tips: 注册一个用户 可以通过用户中心得到电子书更新的通知哦

目录

前言/1
1 年龄-时期-队列模型概述/1
1.1 引言/1
1.2 对年龄、时期和队列的关注/2
1.3 队列的重要性/5
1.4 本书的计划/16
参考文献/18
2 多分类模型和约束回归/21
2.1 引言/21
2.2 线性编码的年龄-时期-队列(APC)模型/22
2.3 分类编码的APC模型/24
2.4 广义线性模型/29
2.5 零向量/29
2.6 模型拟合/31
2.7 解与约束条件正交/32
2.8 检验解之间的关系/32
2.9 约束解在旋转前后的差异/40
2.10 忽略一个或多个年龄、时期或队列因素的解/42
2.11  偏差:约束估计和数据生成参数/46
2.12 单一约束条件下的无偏估计/48
2.13 有额外实证支持的合理约束条件/48
2.14 结论/51
附录 2.1 虚拟变量和效应编码/52
附录2.2 确定效应编码、虚拟变量编码变量的零向量/53
附录2.3 作为无偏估计的约束估计/55
参考文献/55
3 APC模型和约束估计的几何原理/57
3.1 引言/57
3.2 一般几何视角下的单一秩亏模型/58
3.3 多维模型的泛化/65
3.4 含线性编码变量的APC模型/66
3.5 几何解和代数解的等价性/73
3.6 多分类模型的几何原理/75
3.7 离原点的距离和沿解集线的距离/76
3.8 实证案例:Frost的结核病数据/77
3.9 APC模型几何原理重要特征总结/80
3.10 机械约束的问题/82
3.11 讨论/85
附录3.1/85
参考文献/86
4 可估函数法/88
4.1 引言/88
4.2 可估函数/89
4.3 在年龄-时期-队列(APC)模型中用l′sv法建立可估函数/91
4.4 利用l′sv法推导可估函数的一些示例/93
4.5 对l′sv 法的评论/99
4.6 有经验数据的可估函数/100
4.7 对男女肺癌死亡率差异的更多实质性检验/104
4.8 结论/106
附录4.1/107
参考文献/109
5 在年龄-时期-队列(APC)模型中分解方差/111
5.1 引言/111
5.2 归因方差:年龄-时期-队列方差分析法(APC ANOVA)/112
5.3 APC混合模型/115
5.4 分层APC模型/124
5.5 使用凶杀犯罪数据的实证案例/127
5.6 结论/136
参考文献/138
6 因素-特征法/140
6.1 引言/140
6.2 单因素特征/141
6.3 双因素或多因素的特征/145
6.4 因素和因素特征的方差分解/146
6.5 实证案例:年龄-时期别自杀率和频数/147
6.6 对具有两个队列特征的自杀数据进行年龄-时期-队列特征(APCC)分析/152
6.7 对具有两个时期特征的自杀数据进行年龄-队列-时期特征(ACPC)分析/155
6.8 年龄-时期-特征-队列特征模型/158
6.9 基于因素特征和机制的方法/160
6.10 因素-特征模型的其他特征和分析/161
6.11 结论/162
参考文献/163
7 总结:一个实证案例/165
7.1 引言/165
7.2 实证案例:凶杀犯罪/166
7.3 结论/183
参考文献/185
索引/187
译后记/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