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体验与质量的电子书资源下载网站
分类于: 云计算&大数据 其它
简介
现代宏观经济学: 起源、发展和现状 豆 9.5分
资源最后更新于 2020-09-06 18:07:26
作者:[英] 布莱恩·斯诺登
译者:佘江涛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01
ISBN:9787214050250
文件格式: pdf
标签: 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经济 经济思想史 经济学史 经济史 经典 斯诺登
简介· · · · · ·
《现代宏观经济学:起源发展和现状》按现代宏观经济学起源、发展与现状的时间脉络,梳理该学科各思想流派代表人物及其主要理论主张的形成、演进过程,并对各学派的理论主张、经济学模型等进行了精当的评述。为帮助读者了解宏观经济学主要学派的学术成就及缺陷,在第三、四、五、六、七、十、十一各章末尾还附有对该学派领军人物的采访录,供读者参考。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理解现代宏观经济学
1.1 现代宏观经济学的议题和思想
1.2 经济理论的作用和争论
1.3 目标、工具和政府的角色
1.4 大萧条
1.5 凯恩斯主义和宏观经济学的诞生
1.6 凯恩斯主义共识的兴衰
1.7 理论分裂和新古典综合
1.8 凯恩斯主义以后宏观经济学的思想流派
1.9 新的政治宏观经济学
1.10 经济增长研究的复兴
第二章 凯恩斯与“旧”古典模型
2.1 引言
2.2 古典宏观经济学
2.3 就业和产出的决定
2.4 萨伊定律
2.5 货币数量论
2.6 凯恩斯的《通论》
2.7 解释《通论》
2.8 凯恩斯的主要观点
2.9 凯恩斯对劳动力市场的分析
2.10 凯恩斯对萨伊定律的反驳
2.11 凯恩斯与货币数量论
2.12 对凯恩斯的三种重要的解释
2.13 “新”凯恩斯主义
2.14 大萧条的起因和后果
2.15 如何为战争付款
2.16 凯恩斯与国际宏观经济学
2.17 凯恩斯的遗产和古典学派的复兴
第三章 正统的凯恩斯主义学说
3.1 导言
3.2 正统的凯恩斯主义学说
3.3 封闭经济下的IS-LM模型
3.4 凯恩斯主义模型中的就业不足均衡
3.5 开放经济的IS-LM模型
3.6 菲利普斯曲线和正统的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3.7 正统的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主要命题
詹姆斯·托宾
第四章 正统货币主义学派
4.1 引言
4.2 货币数量论方法
4.3 预期扩展的菲利普斯曲线分析
4.4 国际收支理论和汇率决定的货币分析方法
4.5 正统货币主义学派和稳定政策
米尔顿·弗里德曼
第五章 新古典学派
5.1 导论
5.2 小罗伯特·卢卡斯的影响
5.3 新古典模型的结构
5.4 均衡经济周期的理论
5.5 新古典方法的政策含义
5.6 评价
罗伯特·卢卡斯
第六章 实际经济周期学派
6.1 导言: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工型的退位
6.2 从货币经济周期向实际均衡经济周期的转变
6.3 历史视野下的实际经济周期理论
6.4 周期与随机行走
6.5 供给方的冲击
6.6 经济周期:主要特征和典型事实
6.7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
6.8 实际经济周期模型的结构
6.9 技术冲击
6.10 实际经济周期的总需求和总供给模型
6.11 校准模型
6.12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和货币中性
6.13 测量技术的冲击:索洛剩余
6.14 经济周期理论和典型事实
6.15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的政策含义
6.16 对实际经济理论的批评
6.17 大萧条:实际经济周期的观点
6.18 评价
爱德华·普雷斯科特
第七章 新凯恩斯学派
7.1 凯恩斯经济学的衰荣
7.2 凯恩斯主义的复兴
7.3 新凯恩斯经济学
7.4 新凯恩斯经济学的核心主张及特征
7.5 名义刚性
7.6 多恩布什的汇率超调模型
7.7 实际刚性
7.8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周期理论
7.9 滞后性和非加速的失业通胀率
7.10 新凯恩斯经济学和模式化的事实
7.11 政策后果
7.12 没有LM曲线的凯恩斯经济学
7.13 对新凯恩斯经济学的批评
7.14 对新凯恩斯经济学的评价
N·格里高利·曼昆
第八章 后凯恩斯学派
8.1 导言
8.2 有效需求原则的意义
8.3 分类法
8.4 凯恩斯从分类法的角度攻击萨伊定律
8.5 相对价格变化能引导D2填补空隙吗?
8.6 投资开支、流动性以及货币非中性公理
8.7 什么类型的经济体系在使用货币合同时足够“不理性”?
8.8 信息、决策与不确定性
8.9 对决策环境的分类
8.10 凯恩斯的不确定性、货币和显性货币合同
8.11 结论
第九章 奥地利学派
9.1 门格尔的观点
9.2 资本的跨期结构
9.3 储蓄和经济增长
9.4 储蓄—投资的关系
9.5 可贷资金市场
9.6 充分就业和生产可能性边界
9.7 以资本为基础的宏观经济框架
9.8 储蓄引起的资本重构
9.9 凯恩斯节俭悖论再探
9.10 奥地利学派的经济周期理论
9.11 奥地利学派框架中的凯恩斯主义的低迷
9.12 奥地利学派理论中的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9.13 政策和改革
第十章 新宏观政治经济学
10.1 导论:政治的扭曲作用与宏观经济表现
10.2 政治对政策选择的影响
10.3 政府的作用
10.4 政治家与稳定政策
10.5 对“政治经济周期”的另一些研究方法:简单介绍
10.6 诺德豪斯的机会主义模型
10.7 希布斯的党派模型
10.8 机会主义和党派模型的衰落与复兴
10.9 理性政治经济周期
10.10 理性党派理论
10.11 机会主义和党派行为:一个综合论
10.12 政治学、时间上的不连贯性、可信度和声誉
10.13 政治经济模型在政策方面的引申意义:一个独立的中央银行?
10.14 负债和赤字的政治经济
lO.15 政治的和经济的不稳定:它们有关联吗?
10.16 关于经济增长的政治经济
10.17 经济增长的政治障碍
10.18 国家的大小
10.19 结论
艾尔波托·艾莱斯那
第十一章 经济增长研究的复兴
11.1 导言
11.2 “大分化”
11.3 经济史赞歌
11.4 回到长期
11.5 为什么经济增长如此重要?
11.6 用历史的视野看待现代经济增长
11.7 增长的固定模式
11.8 增长的直接来源vs基本来源
11.9 哈罗德—多马模型
11.10 索洛的新古典增长模型
11.11 经济增长来源的核算
11.12 有关趋同问题的争论
11.13 索洛模型之外
11.14 内生增长:资本积累回报不变
11.15 内生增长:观念的经济学
11.16 扩展的索洛模型:新古典的一次复兴?
11.17 关注增长的基本原因
11.18 制度与经济增长
11.19 贸易与经济增长
11.20 地理与增长
11.21 历史中的增长:寻找一个统一的理论
11.22 增长和发展的理想条件:重新发现古老的真理
罗伯特·M·索洛
保罗·罗默
第十二章 结论和思考
12.1 导论
12.2 20世纪宏观经济学的发展:进化还是革命?
12.3 在宏观经济问题上存在着共识吗?
作者索引
第一章 理解现代宏观经济学
1.1 现代宏观经济学的议题和思想
1.2 经济理论的作用和争论
1.3 目标、工具和政府的角色
1.4 大萧条
1.5 凯恩斯主义和宏观经济学的诞生
1.6 凯恩斯主义共识的兴衰
1.7 理论分裂和新古典综合
1.8 凯恩斯主义以后宏观经济学的思想流派
1.9 新的政治宏观经济学
1.10 经济增长研究的复兴
第二章 凯恩斯与“旧”古典模型
2.1 引言
2.2 古典宏观经济学
2.3 就业和产出的决定
2.4 萨伊定律
2.5 货币数量论
2.6 凯恩斯的《通论》
2.7 解释《通论》
2.8 凯恩斯的主要观点
2.9 凯恩斯对劳动力市场的分析
2.10 凯恩斯对萨伊定律的反驳
2.11 凯恩斯与货币数量论
2.12 对凯恩斯的三种重要的解释
2.13 “新”凯恩斯主义
2.14 大萧条的起因和后果
2.15 如何为战争付款
2.16 凯恩斯与国际宏观经济学
2.17 凯恩斯的遗产和古典学派的复兴
第三章 正统的凯恩斯主义学说
3.1 导言
3.2 正统的凯恩斯主义学说
3.3 封闭经济下的IS-LM模型
3.4 凯恩斯主义模型中的就业不足均衡
3.5 开放经济的IS-LM模型
3.6 菲利普斯曲线和正统的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3.7 正统的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主要命题
詹姆斯·托宾
第四章 正统货币主义学派
4.1 引言
4.2 货币数量论方法
4.3 预期扩展的菲利普斯曲线分析
4.4 国际收支理论和汇率决定的货币分析方法
4.5 正统货币主义学派和稳定政策
米尔顿·弗里德曼
第五章 新古典学派
5.1 导论
5.2 小罗伯特·卢卡斯的影响
5.3 新古典模型的结构
5.4 均衡经济周期的理论
5.5 新古典方法的政策含义
5.6 评价
罗伯特·卢卡斯
第六章 实际经济周期学派
6.1 导言: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工型的退位
6.2 从货币经济周期向实际均衡经济周期的转变
6.3 历史视野下的实际经济周期理论
6.4 周期与随机行走
6.5 供给方的冲击
6.6 经济周期:主要特征和典型事实
6.7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
6.8 实际经济周期模型的结构
6.9 技术冲击
6.10 实际经济周期的总需求和总供给模型
6.11 校准模型
6.12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和货币中性
6.13 测量技术的冲击:索洛剩余
6.14 经济周期理论和典型事实
6.15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的政策含义
6.16 对实际经济理论的批评
6.17 大萧条:实际经济周期的观点
6.18 评价
爱德华·普雷斯科特
第七章 新凯恩斯学派
7.1 凯恩斯经济学的衰荣
7.2 凯恩斯主义的复兴
7.3 新凯恩斯经济学
7.4 新凯恩斯经济学的核心主张及特征
7.5 名义刚性
7.6 多恩布什的汇率超调模型
7.7 实际刚性
7.8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周期理论
7.9 滞后性和非加速的失业通胀率
7.10 新凯恩斯经济学和模式化的事实
7.11 政策后果
7.12 没有LM曲线的凯恩斯经济学
7.13 对新凯恩斯经济学的批评
7.14 对新凯恩斯经济学的评价
N·格里高利·曼昆
第八章 后凯恩斯学派
8.1 导言
8.2 有效需求原则的意义
8.3 分类法
8.4 凯恩斯从分类法的角度攻击萨伊定律
8.5 相对价格变化能引导D2填补空隙吗?
8.6 投资开支、流动性以及货币非中性公理
8.7 什么类型的经济体系在使用货币合同时足够“不理性”?
8.8 信息、决策与不确定性
8.9 对决策环境的分类
8.10 凯恩斯的不确定性、货币和显性货币合同
8.11 结论
第九章 奥地利学派
9.1 门格尔的观点
9.2 资本的跨期结构
9.3 储蓄和经济增长
9.4 储蓄—投资的关系
9.5 可贷资金市场
9.6 充分就业和生产可能性边界
9.7 以资本为基础的宏观经济框架
9.8 储蓄引起的资本重构
9.9 凯恩斯节俭悖论再探
9.10 奥地利学派的经济周期理论
9.11 奥地利学派框架中的凯恩斯主义的低迷
9.12 奥地利学派理论中的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9.13 政策和改革
第十章 新宏观政治经济学
10.1 导论:政治的扭曲作用与宏观经济表现
10.2 政治对政策选择的影响
10.3 政府的作用
10.4 政治家与稳定政策
10.5 对“政治经济周期”的另一些研究方法:简单介绍
10.6 诺德豪斯的机会主义模型
10.7 希布斯的党派模型
10.8 机会主义和党派模型的衰落与复兴
10.9 理性政治经济周期
10.10 理性党派理论
10.11 机会主义和党派行为:一个综合论
10.12 政治学、时间上的不连贯性、可信度和声誉
10.13 政治经济模型在政策方面的引申意义:一个独立的中央银行?
10.14 负债和赤字的政治经济
lO.15 政治的和经济的不稳定:它们有关联吗?
10.16 关于经济增长的政治经济
10.17 经济增长的政治障碍
10.18 国家的大小
10.19 结论
艾尔波托·艾莱斯那
第十一章 经济增长研究的复兴
11.1 导言
11.2 “大分化”
11.3 经济史赞歌
11.4 回到长期
11.5 为什么经济增长如此重要?
11.6 用历史的视野看待现代经济增长
11.7 增长的固定模式
11.8 增长的直接来源vs基本来源
11.9 哈罗德—多马模型
11.10 索洛的新古典增长模型
11.11 经济增长来源的核算
11.12 有关趋同问题的争论
11.13 索洛模型之外
11.14 内生增长:资本积累回报不变
11.15 内生增长:观念的经济学
11.16 扩展的索洛模型:新古典的一次复兴?
11.17 关注增长的基本原因
11.18 制度与经济增长
11.19 贸易与经济增长
11.20 地理与增长
11.21 历史中的增长:寻找一个统一的理论
11.22 增长和发展的理想条件:重新发现古老的真理
罗伯特·M·索洛
保罗·罗默
第十二章 结论和思考
12.1 导论
12.2 20世纪宏观经济学的发展:进化还是革命?
12.3 在宏观经济问题上存在着共识吗?
作者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