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体验与质量的电子书资源下载网站
分类于: 设计 人工智能
简介
市场机制与社会变迁: 18世纪广东米价分析 豆 9.2分
资源最后更新于 2020-09-07 15:12:57
作者:陈春声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1
ISBN:9787300123981
文件格式: pdf
标签: 经济史 社会经济史 陈春声 明清史 历史 社会史 华南学派 历史人类学
简介· · · · · ·
《市场机制与社会变迁:18世纪广东米价分析》从清代档案中搜集了数万个18世纪的广东米价数据,并运用数理分析方法,分析了当时广东米粮的地区差价、季节差价、米价的不规则变动和米价变动的长期趋势,从而描述了一个以广州、佛山为中心,联结广东、广西两省和湘、赣、闽三省部分地区的区域性米粮市场的具体运作情形,讨论了中国传统社会晚期市场机制与社会变迁的关系。《市场机制与社会变迁:18世纪广东米价分析》曾获广东省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和全国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目录
第一章 导言
第一节 学术史的回顾
第二节 本书的基本研究构想
第三节 本书的材料与方法
第二章 米粮地区差价与米粮市场的运作
第一节 广东与省外的米粮贸易
第二节 广东省内的粮食贸易
第三节 市场中心与米粮贸易
第四节 米粮市场上的商人
第三章 米价变化的动态分析
第一节 18世纪广东米粮的季节差价
第二节 关于市场整合的数理分析
第三节 18世纪广东米价变动的长期趋势
第四章 粮食问题与基层社会
第一节 政府、士绅与粮食流通
第二节 赈灾和救济
第三节 粮食仓储与社会控制
第五章 结语——市场机制与社会变迁的关系
附录一 清代的粮价奏报制度
附录二 康熙四十六年至雍正十三年(1707-1735)广东米价
附录三 乾隆元年至嘉庆五年(1736-1800)广东米价数据的资料来源
附录四 地方志和其他文献中有关18世纪广东粮价的记载
附录五 从“倭乱”到“迁海——明末清初潮州地方动乱与乡村社会变迁
附录六 地域认同与族群分类——16401940年韩江流域民众“客家观念的演变”
附录七 走向历史现场——“历史·田野丛书”总序
初版后记
再版后记
第一节 学术史的回顾
第二节 本书的基本研究构想
第三节 本书的材料与方法
第二章 米粮地区差价与米粮市场的运作
第一节 广东与省外的米粮贸易
第二节 广东省内的粮食贸易
第三节 市场中心与米粮贸易
第四节 米粮市场上的商人
第三章 米价变化的动态分析
第一节 18世纪广东米粮的季节差价
第二节 关于市场整合的数理分析
第三节 18世纪广东米价变动的长期趋势
第四章 粮食问题与基层社会
第一节 政府、士绅与粮食流通
第二节 赈灾和救济
第三节 粮食仓储与社会控制
第五章 结语——市场机制与社会变迁的关系
附录一 清代的粮价奏报制度
附录二 康熙四十六年至雍正十三年(1707-1735)广东米价
附录三 乾隆元年至嘉庆五年(1736-1800)广东米价数据的资料来源
附录四 地方志和其他文献中有关18世纪广东粮价的记载
附录五 从“倭乱”到“迁海——明末清初潮州地方动乱与乡村社会变迁
附录六 地域认同与族群分类——16401940年韩江流域民众“客家观念的演变”
附录七 走向历史现场——“历史·田野丛书”总序
初版后记
再版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