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分类于: 计算机基础 设计

简介

权力的文化逻辑: 布迪厄的社会学诗学

权力的文化逻辑: 布迪厄的社会学诗学 9.4分

资源最后更新于 2020-09-13 17:14:08

作者:朱国华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1

ISBN:9787208134287

文件格式: pdf

标签: 社会学 布迪厄 朱国华 文学社会学 哲学 社会理论 艺术社会学 布尔迪厄

简介· · · · · ·

全书旨在对布迪厄的社会学诗学进行一个较为系统的批判性阐释和研究。除了序跋之外,全书共分七部分。导论“文化与权力”勾勒了布迪厄社会学诗学的主要特征,认为可分为文化研究视野中的、旨在考察艺术消费的社会学美学;以及文学现代性视野中的、旨在考察文学生产的文学社会学两部分。第一编“实践与反思:布迪厄社会学要旨”,侧重于从宏观层次描述布迪厄思想大系,主要是讨论哲学和社会学层面的布迪厄。第二编“文化再生产与符号暴力”简述了布迪厄若干重要社会理论,包括他的教育社会学、语言理论、性别支配理论、知识分子理论和阶级理论。第三编“趣味:区隔的逻辑”和第四编“文学现代性的别种解读:文化生产场理论”均为本书重点。前者探讨了布迪厄的社会学美学,后者论述了布迪厄文学场理论。结论部分批判性质疑了布迪厄社会学诗学的有效性限度。附录部分收录了一篇布迪厄社会学诗学的代表性译文。

本书是对法...

直接下载

想要: 点击会收藏到你的 我的收藏,可以在这里查看

已收: 表示已经收藏

Tips: 注册一个用户 可以通过用户中心得到电子书更新的通知哦

目录

序言 方克强
导论 文化与权力
一、布迪厄:社会学的不朽者
二、文化政治与现代主义经验
三、社会学美学与文艺社会学
四、布迪厄的意义与研究策略
第一编 实践与反思:布迪厄社会学要旨
第一章 陌生人:布迪厄的生活轨迹与学术性情的发生
第一节 生为陌生人
第二节 从人类学到社会学
第三节 从读者到作者:走向辉煌
第四节 从学者到文化角斗士
第五节 误解与理解
第二章 继承与断裂:布迪厄的哲学思想渊源
第一节 与常识决裂:布迪厄与法国认识论传统
第二节 关系性、专断性无意识结构及其他:布迪厄与结构主义
第三节 身体性、政治介入和哲学现成品:布迪厄与现象学
第三章 继承与断裂:布迪厄的社会学思想渊源
第一节 学术与政治:布迪厄与马克思
第二节 符号维度与合法性:布迪厄与韦伯
第三节 社会事实、分类及分化:布迪厄与涂尔干
第四章 布迪厄的方法论与理论图式
第一节 超越对立
第二节 建构对象与关系主义
第三节 反思的三重奏
第四节 理性与价值:学术的政治使命
第五章 主要概念工具
第一节 习性
第二节 资本
第三节 场域
第四节 实践
第二编 文化再生产与符号暴力
第六章 文化再生产与社会再生产
第一节 符号暴力与教育再生产
第二节 阶级习性与教育期待
第三节 国家暴力与精英生产
第四节 理论争鸣、教改方案与跨语境效应
第七章 语言交换的经济
第一节 述行句的社会条件
第二节 国家体制与合法语言
第三节 语言市场、语言习性与价值预期
第四节 语言市场的权力关系
第五节 命名与符号权力
第六节 对布迪厄语言理论的省思
第八章 符号暴力与性别支配
第一节 符号暴力
第二节 男性统治的逻辑
第三节 超历史性别结构、符号财产与无望的乌托邦
第四节 西方女性主义与中国语境中的布迪厄性别理论
第九章 知识分子场
第一节 知识分子的定义与系谱
第二节 知识分子场:对知识分子的祛魅
第三节 知识分子:被统治的统治者
第四节 超越批判与建设的对立?
第十章 社会空间与社会阶级
第一节 马克思与韦伯的理论遗产
第二节 社会空间的结构
第三节 社会世界的表征与阶级斗争
第四节 过时的理论建构?
第三编 趣味:区隔的逻辑
第十一章 艺术编码的社会条件
第一节 艺术感知的生成
第二节 艺术能力的社会学
第三节 艺术能力的历史性
第四节 艺术接受与艺术教育
第五节 卡里斯玛与社会不平等
第十二章 阶级习性与美学性情
第一节 趣味与阶级区隔
第二节 合法趣味与美学性情
第三节 文化意愿:中产阶级的趣味
第四节 工人阶级:必然性的选择
第十三章 美学个案研究:摄影术与艺术博物馆
第一节 摄影的社会功能
第二节 阶级习性与作为艺术的摄影
第三节 模仿艺术的艺术
第四节 艺术博物馆:虚假的文化承诺
第十四章 当代语境中的布迪厄美学社会学理论
第一节 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与艺术祛魅
第二节 福柯、德里达与媒介:布迪厄与后现代主义
第三节 解码与抵抗:布迪厄与伯明翰学派
第四编 文学现代性的别种解读——文化生产场理论
第十五章 当代文论语境中的布迪厄
第一节 创造者神话与社会学
第二节 拒绝本质主义:对内部、外部阅读的双重超越
第三节 文学场:辩证超越的逻辑
第四节 布迪厄文学社会学的当代效应
第十六章 颠倒的经济:文学场的结构
第一节 文学场:信念的生产场
第二节 限制生产与大生产:文学场的结构
第三节 占位、位置、性情与可能性空间
第四节 正统与异端:文学场的符号斗法
第五节 理论与实践:布迪厄文学场的跨语境运用
第十七章 文学场的历史发生与文学现代性
第一节 纯粹美学的发明
第二节 双重结构与符号财富的生产
第三节 文学场的内忧
第四节 文学场的外患
第五节 文学现代性与现代主义
第六节 第三世界视野中的文学场理论
结论 对反思性社会学诗学的反思
一、假如无魅可祛……
二、文学自主性的悖论
三、实用价值与理论意义
四、最后的理论盘点:从文学的观点看
附录一 译文
摄影的社会定义
附录二 引用文献
一、中文文献
二、英文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