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分类于: 设计 其它

简介

顺流与逆流: 重写香港电影史

顺流与逆流: 重写香港电影史 0.0分

资源最后更新于 2020-09-15 15:11:42

作者:苏涛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01

ISBN:9787301311547

文件格式: pdf

标签: 电影 香港电影 香港 苏涛 电影学 傅葆石 文化研究 2020s

简介· · · · · ·

本书尝试在跨地区、跨学科的格局下,以新的观念、史料和方法对香港电影史做出新的阐释,通过深入挖掘文献及影像资料,厘清史实,填补空白,并对20世纪30—70年代的香港电影史做出新的评价。

第一部分“重访早期沪港关联”集中探讨20世纪30年代的香港电影,着重分析当时中国内地的政治、文化对香港电影的深刻影响,以及两地电影业之间的互动。第二部分“冷战与香港电影的文化政治”聚焦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香港电影,尤其是从冷战的视角出发,通过对有代表性的制片机构、类型及电影现象的考察,分析战后香港电影的复杂性,以及冷战对华语电影的深刻影响。第三部分“类型、作者与文化想象”剖析香港电影史上重要且未获得足够重视的电影类型、作者及其他重要问题,力图丰富我们对于香港电影史的认识。

想要: 点击会收藏到你的 我的收藏,可以在这里查看

已收: 表示已经收藏

Tips: 注册一个用户 可以通过用户中心得到电子书更新的通知哦

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 重访早期沪港关联
关文清在沪影事考(1920—1923)
方言、声音与政治:薛觉先与粤语电影《白金龙》
电影教育化改造的华南困境:论战前香港的电影清洁运动(1935—1936)
初探战前香港电影清洁运动的理论建设
第二部分 冷战与香港电影的文化政治
香港国语电影的黄金时代:“电懋”“邵氏”与冷战
在历史的漩涡中前行:岳枫与战后香港电影
战后香港粤语片的左翼乌托邦:以“中联”改编文学名著为例
商业与政治:冷战时期香港左派对新中国戏曲电影海报的再创造
第三部分 类型、作者与文化想象
战后上海和香港的黑色电影及与进步电影的相互关系
《茶花女》与香港文艺片的基调
原真性、传承、自我实现:香港武侠电影中“训练”的意义
“儿女情长”的新旧感觉:易文影片“趣味”考
主要参考文献
撰稿人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