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体验与质量的电子书资源下载网站
分类于: 设计 编程语言
简介
目录
译者的话 (1)
第一版序言 (1)
第二版序言 (6)
绪论 天山山脉的历史意义 (1)
一、干燥亚细亚 (1)
二、绿洲生活的特硅 (3)
三、丝绸之路与天山山脉 (5)
四、作为半岛的天山山脉 (7)
五、东西文化的分水岭 (10)
六、分隔南北的天山山脉 (14)
七、游牧国家的历史性 (16)
八、连接南北的天山山脉 (19)
九、万里长城和天山山脉 (23)
十、结束语 (26)
第一部分 论《汉书》中的天山诸国 (27)
序说 天山诸国的登场 (28)
一、天山的曙光 (28)
二、乌孙的原居地 (31)
三、冒顿单于的书简 (36)
四、乌孙国的建立 (41)
第一章 情况不明的东部天山诸国 (4t)
第二章 天山、白山及时罗漫山 (a8)
第三章 论距汉都长安的里数 (59)
第四章 论距乌垒城的里数 (71)
第五章 山北诸国的分布与狐胡国问题 (89)
第六章 且弥国考 (98)
第七章 蒲类国释疑 (111)
第八章 卑陆国和郁立师国及其他 (129)
第九章 《魏略·西戎传》的价值 (138)
第十章 汉代的天山路 (143)
第二部分 论《魏书》中的天山诸国 (147)
序说 高昌屯田的始末 (148)
一、高昌郡之创立 (148)
二、前凉高昌郡的管理 (154)
三、前秦的苻坚与高昌郡 (156)
四、河西王的高昌经营 (158)
第一章 河西王国的残余与东部天山 (161)
第二章 天山地区蠕蠕的活动 (167)
第三章 西域南道的形势与蠕蠕 (176)
第四章 《魏书·西域传》之研究 (192)
第五章 董琬的出使 (203)
第六章 《西域传》中里数的伪造 (209)
第七章 悦般国的方位 (220)
第八章 关于乌孙之疑点 (229)
第九章 高车的西方发展 (241)
第十章 嚈哒的北境和天山的形势 (251)
第三部分 论隋唐史籍所载天山形势 (261)
第一考 突厥勃兴史论 (262)
一、突厥与蠕蠕 (262)
二、突厥与铁勒 (266)
三、锻铁与突厥族 (272)
四、突厥与契骨 (279)
五、贸易路与突厥族 (284)
第二考 西突厥王庭考 (290)
一、西突厥的由来 (294)
二、额克塔格山问题 (309)
三、室点密可汗的王庭 (31g)
四、龟兹与西突厥的关系 (327)
五、达头可汗与鼠尼施部 (333)
六、射匮可汗的三弥山 (337)
七、《隋书·西域传》中的突厥牙 (342)
八、结束语 (347)
第三考 论唐朝庭州之领县 (348)
一、设置庭州的意义 (348)
二、庭州的创建 (352)
三、金满县与轮台县 (354)
四、蒲类县的问题 (357)
五、庭州的实况 (363)
六、轮台县及蒲类县的创设 (366)
七、两个疑问 (369)
八、金满、蒲类、蒲昌三县的混淆 (37))
九、务涂谷与金满城 (375)
十、庭州领县的变迁 (381)
十一、结束语 (385)
第四考 弓月考 (387)
一、弓月部的来历 (387)
二、弓月道行军 (396)
三、弓月城之方位 (402)
四、对征讨阿史那贺鲁之役的探讨 (409)
五、弓月山与金牙山 (421)
第五考 碎叶与焉耆 (428)
一、安西四镇之异同 (428)
二、碎叶镇的经营 (432)
三、十姓可汗磧西节度使阿史那献 (446)
四、焉耆之编入四镇 (463)
五、结束语 (470)
《补考》增补十五则
第一版序言 (1)
第二版序言 (6)
绪论 天山山脉的历史意义 (1)
一、干燥亚细亚 (1)
二、绿洲生活的特硅 (3)
三、丝绸之路与天山山脉 (5)
四、作为半岛的天山山脉 (7)
五、东西文化的分水岭 (10)
六、分隔南北的天山山脉 (14)
七、游牧国家的历史性 (16)
八、连接南北的天山山脉 (19)
九、万里长城和天山山脉 (23)
十、结束语 (26)
第一部分 论《汉书》中的天山诸国 (27)
序说 天山诸国的登场 (28)
一、天山的曙光 (28)
二、乌孙的原居地 (31)
三、冒顿单于的书简 (36)
四、乌孙国的建立 (41)
第一章 情况不明的东部天山诸国 (4t)
第二章 天山、白山及时罗漫山 (a8)
第三章 论距汉都长安的里数 (59)
第四章 论距乌垒城的里数 (71)
第五章 山北诸国的分布与狐胡国问题 (89)
第六章 且弥国考 (98)
第七章 蒲类国释疑 (111)
第八章 卑陆国和郁立师国及其他 (129)
第九章 《魏略·西戎传》的价值 (138)
第十章 汉代的天山路 (143)
第二部分 论《魏书》中的天山诸国 (147)
序说 高昌屯田的始末 (148)
一、高昌郡之创立 (148)
二、前凉高昌郡的管理 (154)
三、前秦的苻坚与高昌郡 (156)
四、河西王的高昌经营 (158)
第一章 河西王国的残余与东部天山 (161)
第二章 天山地区蠕蠕的活动 (167)
第三章 西域南道的形势与蠕蠕 (176)
第四章 《魏书·西域传》之研究 (192)
第五章 董琬的出使 (203)
第六章 《西域传》中里数的伪造 (209)
第七章 悦般国的方位 (220)
第八章 关于乌孙之疑点 (229)
第九章 高车的西方发展 (241)
第十章 嚈哒的北境和天山的形势 (251)
第三部分 论隋唐史籍所载天山形势 (261)
第一考 突厥勃兴史论 (262)
一、突厥与蠕蠕 (262)
二、突厥与铁勒 (266)
三、锻铁与突厥族 (272)
四、突厥与契骨 (279)
五、贸易路与突厥族 (284)
第二考 西突厥王庭考 (290)
一、西突厥的由来 (294)
二、额克塔格山问题 (309)
三、室点密可汗的王庭 (31g)
四、龟兹与西突厥的关系 (327)
五、达头可汗与鼠尼施部 (333)
六、射匮可汗的三弥山 (337)
七、《隋书·西域传》中的突厥牙 (342)
八、结束语 (347)
第三考 论唐朝庭州之领县 (348)
一、设置庭州的意义 (348)
二、庭州的创建 (352)
三、金满县与轮台县 (354)
四、蒲类县的问题 (357)
五、庭州的实况 (363)
六、轮台县及蒲类县的创设 (366)
七、两个疑问 (369)
八、金满、蒲类、蒲昌三县的混淆 (37))
九、务涂谷与金满城 (375)
十、庭州领县的变迁 (381)
十一、结束语 (385)
第四考 弓月考 (387)
一、弓月部的来历 (387)
二、弓月道行军 (396)
三、弓月城之方位 (402)
四、对征讨阿史那贺鲁之役的探讨 (409)
五、弓月山与金牙山 (421)
第五考 碎叶与焉耆 (428)
一、安西四镇之异同 (428)
二、碎叶镇的经营 (432)
三、十姓可汗磧西节度使阿史那献 (446)
四、焉耆之编入四镇 (463)
五、结束语 (470)
《补考》增补十五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