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体验与质量的电子书资源下载网站
分类于: 编程语言 其它
简介
从文本到行动 豆 8.9分
资源最后更新于 2020-09-20 23:29:36
作者:[法] 保罗·利科(Paul Ricœur)
译者:夏小燕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1
ISBN:9787567521902
文件格式: pdf
标签: 保罗·利科 哲学 诠释学 现象学 法国 文学研究 利科 西方现代哲学
简介· · · · · ·
《从文本到行动》汇集了利科在20世纪70—80年代发表的重要系列论文,这些文本代表了利科研究诠释学的一个重要阶段:从现象学到诠释学,从文本诠释到行动诠释;对话语和叙事作出反思,并对意识形态与处于城邦核心的人的行动进行追问的同时,利科强调了介入这两者之间的诸种关系。
在《从文本到行动》中,利科逐渐摆脱了要在其他学科面前捍卫诠释学的焦虑,他从胡塞尔现象学与诠释学的关系以及诠释学自身的历史看到了自己研究的独特角度和价值:立足于文本理论建构一种超越施莱尔马赫、狄尔泰、海德格尔甚至伽达默尔的诠释学,并且将之应用于解释人的行动、社会意识形态,从而建立新的政治和伦理。
目录
从自己到自己的距离有多远?——试论利科思想中的一个合页:理解自己(夏小燕)1
前言1
论诠释7
诠释现象学
现象学和诠释学:从胡塞尔说起……37
I.对胡塞尔唯心主义的诠释学批判38
II.关于诠释现象学55
诠释学的任务:从施莱尔马赫和狄尔泰说起76
I.从区域性诠释学到普通诠释学77
II.从认识论走向本体论90
间隔的诠释功能105
I.作为话语的语言实现107
II.话语作为作品112
III.言语和文字的关系116
IV.文本世界118
V.在作品前理解自己121
哲学诠释学和圣经诠释学125
I.圣经话语的各种“形式”126
II.言语和文字130
III.新的存在和文本之物132
IV.圣经信仰的诠释学构建138
从文本诠释学到行动诠释学
什么是文本?147
I.什么是文本?148
II.说明还是理解?153
III.文本与结构性说明156
IV.走向诠释的新概念163
说明和理解173
I.文本理论176
II.行动理论181
III.历史理论190
文本模式:被视为文本的合理行动199
I.文本范式200
II.文本诠释的范式215
话语中与行动中的想象231
想象的普通理论231
I.话语中的想象235
II.理论和实践交接处的想象239
III.社会想象物248
实践理性259
I.“行动理由”概念和“实践推理”概念261
II.“行动准则”概念267
III.康德的环节:如果理性本身可以是实践的272
IV.黑格尔的诱惑276
主动性286
意识形态、乌托邦与政治
黑格尔与胡塞尔论主体间性309
I.黑格尔在意识元素里的精神310
II.胡塞尔的主体间性反对黑格尔的精神317
科学与意识形态334
I.意识形态现象准则的研究338
II.社会科学与意识形态348
III.科学与意识形态的辩证关系359
诠释学与意识形态批判369
I.抉择371
II.批判诠释学402
意识形态与乌托邦:社会想象物的两种表述419
I.意识形态421
II.乌托邦428
伦理与政治434
I.政治,在与伦理相比较之前,必须首先在与经济和社会的比较中得到界定435
II.政治与国家440
III.伦理和政治的相交446
原文出处450
人名译名对照表453
术语译名对照表456
后记461
前言1
论诠释7
诠释现象学
现象学和诠释学:从胡塞尔说起……37
I.对胡塞尔唯心主义的诠释学批判38
II.关于诠释现象学55
诠释学的任务:从施莱尔马赫和狄尔泰说起76
I.从区域性诠释学到普通诠释学77
II.从认识论走向本体论90
间隔的诠释功能105
I.作为话语的语言实现107
II.话语作为作品112
III.言语和文字的关系116
IV.文本世界118
V.在作品前理解自己121
哲学诠释学和圣经诠释学125
I.圣经话语的各种“形式”126
II.言语和文字130
III.新的存在和文本之物132
IV.圣经信仰的诠释学构建138
从文本诠释学到行动诠释学
什么是文本?147
I.什么是文本?148
II.说明还是理解?153
III.文本与结构性说明156
IV.走向诠释的新概念163
说明和理解173
I.文本理论176
II.行动理论181
III.历史理论190
文本模式:被视为文本的合理行动199
I.文本范式200
II.文本诠释的范式215
话语中与行动中的想象231
想象的普通理论231
I.话语中的想象235
II.理论和实践交接处的想象239
III.社会想象物248
实践理性259
I.“行动理由”概念和“实践推理”概念261
II.“行动准则”概念267
III.康德的环节:如果理性本身可以是实践的272
IV.黑格尔的诱惑276
主动性286
意识形态、乌托邦与政治
黑格尔与胡塞尔论主体间性309
I.黑格尔在意识元素里的精神310
II.胡塞尔的主体间性反对黑格尔的精神317
科学与意识形态334
I.意识形态现象准则的研究338
II.社会科学与意识形态348
III.科学与意识形态的辩证关系359
诠释学与意识形态批判369
I.抉择371
II.批判诠释学402
意识形态与乌托邦:社会想象物的两种表述419
I.意识形态421
II.乌托邦428
伦理与政治434
I.政治,在与伦理相比较之前,必须首先在与经济和社会的比较中得到界定435
II.政治与国家440
III.伦理和政治的相交446
原文出处450
人名译名对照表453
术语译名对照表456
后记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