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体验与质量的电子书资源下载网站
分类于: 其它 编程语言
简介
许子东现代文学课 豆 8.3分
资源最后更新于 2020-10-05 18:33:13
作者:许子东
出版社:理想国|上海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18-01
ISBN:9787542662583
文件格式: pdf
标签: 许子东 现代文学 文学评论 文学 现当代文学 理想国 文學史 現代文學
简介· · · · · ·
理想国 × 许子东 ——开讲啦!打开经典、打开民国、打开围墙的“见字如面”,有温度、有深度、有热血、有良知的“开箱之作”。
【本书看点】
★ 12堂“民国范儿”现代文学公开课——
民国还可以这样读:鲁迅是一座山,后面很多作家都是山,被这座最高的山的影子遮盖了,但张爱玲是 一条河;现代作家中,凡是英美留学回来的就比较保守,凡是日本留学回来的就比较激进……20多年来一直在香港岭南大学(早于京师大学堂,被誉为“南岭北燕”)中文系教书的许子东教授,首次出版中国现代文学课的课堂实录,敞开“自己的园地”。所有课程由腾讯新闻直播,打开大学围墙,短期内滚雪球有几十万在线观看,网友点评:“听许子东老师讲课太有意思了!”
★ N+1次“开脑洞”的Open Mind——
打个比方,如果巴金是朱古力牛奶,茅盾是卡布奇诺,老舍是红茶,那周作人就是上乘的龙井;沈从文不是农村的...
目录
【自 序】不可能完美的“经典课堂”
【第一讲】现代文学与“五四”文学革命
第一节 什么是“中国现代文学”
时间、空间、语言和性质
与西方现代主义的分别
与中国古代文学的分别
第二节 留学生们的救国之道
关于“五四”的不同看法
中国文学担任的家国使命
现代作家们的家庭规律
一个并不例外的例外者
第三节 两篇文章启动了文化政治的大变革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第二讲】鲁迅是狂人还是阿Q?
第一节 北大与《新青年》的分化
胡适与“整理国故派”
“改良”与“革命”
陈独秀离开北大
第二节 “永远正确”的鲁迅
关于鲁迅的评价
关于鲁迅的研究
第三节 从周树人到鲁迅
人生中的几件大事
“铁屋”启蒙的悖论
第四节 鲁迅与几个女人
甘愿被旧文化束缚
最早的启蒙思考
好在有许广平
【第三讲】鲁迅对“五四”的怀疑和反省
第一节 《狂人日记》:唯一看破礼教吃人的人,投降了
“疯”与“狂”之区别
“吃人”的写实与象征
个人与群体的对立
进化论和鲁迅的怀疑
第二节 《阿Q正传》:喜剧始,悲剧终,一个象征性的预言
“阿Q”这个名字
“精神胜利法”的层次和界定
对革命的象征性预言
第三节 《肥皂》与《伤逝》
又曲折又美丽又变态的性幻想
对“五四”启蒙主题的活生生的反省
【第四讲】周氏兄弟与二十年代的美文(陈平原主讲,存目)
【第五讲】郁达夫:民族·性·郁闷
第一节 中国现代文学的青春期
一幅文坛的纷争地图
文学研究会:文学是为人生的艺术
创造社:文学是为艺术的艺术
第二节 郁达夫的生平
模拟的颓唐派,本质的清教徒
可以做朋友,不能做丈夫
他究竟被谁杀掉?
第三节 “颓废”与“色情”
《沉沦》:性的苦闷
《春风沉醉的晚上》:生的苦闷
【第六讲】莎菲与丁玲:飞蛾扑火,非死不止
第一节 冰心与凌叔华:幸福女作家的代表
两类不同的中国现代女作家
冰心的《超人》,是对应“狂人”的
凌叔华的“绣枕”
第二节 丁玲:出走的娜拉,真正的女权英雄
丁玲这一辈子,太值得拍电影了
创造了延安文艺最好的成绩
早在九十年前,丁玲就敢写女性的情欲和追求了
【第七讲】“五四”新诗的发展
第一节 没有新诗,就没有“五四”
“诗”是比“文学”更早出现的概念
最早的新诗诗人
草创阶段的代表作
第二节 现代诗歌四章
《炉中煤》的崇高,《雨巷》的优美
《死水》的审丑,非常厉害的颠覆
意象的变化发展非常重要
《断章》有三种解读
【第八讲】文学与政治之间的茅盾
第一节 现代散文三章
《立论》:如果鼓励说假话,这个社会就会腐化
《故乡的野菜》:胃比脑袋重要,本我比超我重要
《“春朝”一刻值千金》:春天睡懒觉的两个理由
第二节 茅盾:最典型的中国现代作家
文学与政治的悲欣交集
《创造》:启蒙者唤醒了民众,却被民众抛弃了
【第九讲】曹禺对中国现代戏剧的影响
第一节 中国现代戏剧与《茶花女》
对中国来说,现代戏剧是一个全新的文类
《茶花女》的影响非常大
真正创作早期话剧的几个人
第二节 其他人的戏剧加在一起,等于一个曹禺
《雷雨》:最早的作品就是最好的作品
《日出》:一个社会的横截面
一个女人怎么堕落,最少有三种完全不同的写法
【第十讲】老舍、巴金的生平与创作
第一节 巴金:一生坚持青年抒情文体和革命心态
巴金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意义
《家》:年轻的、新的就是好的
第二节 老舍:一个作家可以提前写出自己的命运
舍予,就是“放弃我”,名字真是预言
《断魂枪》:这个时代不配这样的好东西
《骆驼祥子》:老舍在写我们自己,在写今天的中国
【第十一讲】沈从文与三十年代“反动文艺”
第一节 一辈子不接受城市
凡写乡村,都很美好;凡写城市,都很糟糕
很多作家想不出来的故事,他都是真的见到的
第二节 《丈夫》:屈辱比优胜的感觉深刻得多
“反动”,就是反潮流而动
严肃文学中的屈辱感
第三节 《边城》:这么多好人合作做了一件坏事
中国乡土文学的重要人物
沈从文不是农村的谢冰心
【第十二讲】 鲁迅是一座山,但张爱玲是一条河
第一节 “五四”主流文学史无法安放的作家
对“五四”新文学的反驳与挑战
生活上、精神上似乎都“无家可归”
第二节 《第一炉香》与《倾城之恋》
《日出》之前的堕落故事
女人第一次发出这么不浪漫的声音
【注 释】
【附 录】中国现代文学时间轴
【第一讲】现代文学与“五四”文学革命
第一节 什么是“中国现代文学”
时间、空间、语言和性质
与西方现代主义的分别
与中国古代文学的分别
第二节 留学生们的救国之道
关于“五四”的不同看法
中国文学担任的家国使命
现代作家们的家庭规律
一个并不例外的例外者
第三节 两篇文章启动了文化政治的大变革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第二讲】鲁迅是狂人还是阿Q?
第一节 北大与《新青年》的分化
胡适与“整理国故派”
“改良”与“革命”
陈独秀离开北大
第二节 “永远正确”的鲁迅
关于鲁迅的评价
关于鲁迅的研究
第三节 从周树人到鲁迅
人生中的几件大事
“铁屋”启蒙的悖论
第四节 鲁迅与几个女人
甘愿被旧文化束缚
最早的启蒙思考
好在有许广平
【第三讲】鲁迅对“五四”的怀疑和反省
第一节 《狂人日记》:唯一看破礼教吃人的人,投降了
“疯”与“狂”之区别
“吃人”的写实与象征
个人与群体的对立
进化论和鲁迅的怀疑
第二节 《阿Q正传》:喜剧始,悲剧终,一个象征性的预言
“阿Q”这个名字
“精神胜利法”的层次和界定
对革命的象征性预言
第三节 《肥皂》与《伤逝》
又曲折又美丽又变态的性幻想
对“五四”启蒙主题的活生生的反省
【第四讲】周氏兄弟与二十年代的美文(陈平原主讲,存目)
【第五讲】郁达夫:民族·性·郁闷
第一节 中国现代文学的青春期
一幅文坛的纷争地图
文学研究会:文学是为人生的艺术
创造社:文学是为艺术的艺术
第二节 郁达夫的生平
模拟的颓唐派,本质的清教徒
可以做朋友,不能做丈夫
他究竟被谁杀掉?
第三节 “颓废”与“色情”
《沉沦》:性的苦闷
《春风沉醉的晚上》:生的苦闷
【第六讲】莎菲与丁玲:飞蛾扑火,非死不止
第一节 冰心与凌叔华:幸福女作家的代表
两类不同的中国现代女作家
冰心的《超人》,是对应“狂人”的
凌叔华的“绣枕”
第二节 丁玲:出走的娜拉,真正的女权英雄
丁玲这一辈子,太值得拍电影了
创造了延安文艺最好的成绩
早在九十年前,丁玲就敢写女性的情欲和追求了
【第七讲】“五四”新诗的发展
第一节 没有新诗,就没有“五四”
“诗”是比“文学”更早出现的概念
最早的新诗诗人
草创阶段的代表作
第二节 现代诗歌四章
《炉中煤》的崇高,《雨巷》的优美
《死水》的审丑,非常厉害的颠覆
意象的变化发展非常重要
《断章》有三种解读
【第八讲】文学与政治之间的茅盾
第一节 现代散文三章
《立论》:如果鼓励说假话,这个社会就会腐化
《故乡的野菜》:胃比脑袋重要,本我比超我重要
《“春朝”一刻值千金》:春天睡懒觉的两个理由
第二节 茅盾:最典型的中国现代作家
文学与政治的悲欣交集
《创造》:启蒙者唤醒了民众,却被民众抛弃了
【第九讲】曹禺对中国现代戏剧的影响
第一节 中国现代戏剧与《茶花女》
对中国来说,现代戏剧是一个全新的文类
《茶花女》的影响非常大
真正创作早期话剧的几个人
第二节 其他人的戏剧加在一起,等于一个曹禺
《雷雨》:最早的作品就是最好的作品
《日出》:一个社会的横截面
一个女人怎么堕落,最少有三种完全不同的写法
【第十讲】老舍、巴金的生平与创作
第一节 巴金:一生坚持青年抒情文体和革命心态
巴金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意义
《家》:年轻的、新的就是好的
第二节 老舍:一个作家可以提前写出自己的命运
舍予,就是“放弃我”,名字真是预言
《断魂枪》:这个时代不配这样的好东西
《骆驼祥子》:老舍在写我们自己,在写今天的中国
【第十一讲】沈从文与三十年代“反动文艺”
第一节 一辈子不接受城市
凡写乡村,都很美好;凡写城市,都很糟糕
很多作家想不出来的故事,他都是真的见到的
第二节 《丈夫》:屈辱比优胜的感觉深刻得多
“反动”,就是反潮流而动
严肃文学中的屈辱感
第三节 《边城》:这么多好人合作做了一件坏事
中国乡土文学的重要人物
沈从文不是农村的谢冰心
【第十二讲】 鲁迅是一座山,但张爱玲是一条河
第一节 “五四”主流文学史无法安放的作家
对“五四”新文学的反驳与挑战
生活上、精神上似乎都“无家可归”
第二节 《第一炉香》与《倾城之恋》
《日出》之前的堕落故事
女人第一次发出这么不浪漫的声音
【注 释】
【附 录】中国现代文学时间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