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体验与质量的电子书资源下载网站
分类于: 职场办公 其它
简介
两魏周齐战争中的河东 豆 8.2分
资源最后更新于 2020-11-26 07:36:46
作者:宋杰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01
ISBN:9787500457312
文件格式: pdf
标签: 魏晋南北朝 历史地理 历史 魏晋南北朝史 军事地理 河东 地理 国史-魏晋南北朝
简介· · · · · ·
《两魏周齐战争中的河东》论述了河东地区在经济、地形、水文、交通等方面的历史特点以及它对两魏周齐战争的影响,并从战略地理研究的角度分析了东、西魏分裂时的政治形势以及高欢所采取的军事部署,西魏的应对策略、夺取河东的过程与巩固当地防务的措施,西魏、北周时期河东行政区域的设置及演变情况,沙苑之战以后东魏、北齐对河东、汾北地区的历次反攻,西魏、北周东征战略的特点及其演变,周武帝平齐之役过程与胜利原因。此外,还附有《西魏北周军政大事年表》与《两魏周齐战争中的河阳》等文。
目录
第一章 "河东"地望及其历史演变
一 战国秦汉时期的"河东"
二 魏晋南北朝的"河东"
第二章 河东区域的地理特点
一 物华天宝的经济环境
二 利于防御的地形、水文条件
三 道路四达的交通枢纽
第三章 东、西魏分裂后的军事形势
一 东、西魏初年的国力对比
二 高欢采取的战略部署
第四章 西魏弘农、沙苑之战的胜利与军事形势
之变化
一 西魏攻取弘农及河东数郡
二 东魏的反攻与沙苑之战
三 沙苑之战的历史影响
第五章 西魏巩固河东防务的措施
一 选用河东、关陇士族出任军政长官
二 发展经济、缓和边界局势
三 收缩防区、建立卫戍重点
四 设置中潭城、蒲津关城与重建浮桥
五 在临近河东的华(同)州设立重镇
第六章 西魏、北周河东政区概述
一 泰州(蒲州)
二 河北郡(虞州)
三 邵郡(邵州)、王屋郡(西怀州)
四 南绛郡(绛郡)
五 正平郡(绛州)
六 高凉郡(勋州)
七 南汾州(汾州)
第七章 沙苑战后东魏、北齐对河东、汾北的反攻
一 大统四年春季、秋季的反攻
二 大统八年高欢初攻玉壁
三 大统十二年高欢再攻玉壁
四 东魏末年、北齐前期的零星攻势
五 武平元年至二年斛律光、段韶再夺汾北
第八章 平齐之役前西魏北周东征战略的特点
一 以崤函一河阳为主攻方向
二 与突厥结盟、合兵南攻晋阳
三 联络陈朝、夹攻北齐
四 河东方向少有攻势
附 韦孝宽的"平齐三策"
第九章 北周师出河东与平齐之役的胜利
一 周武帝东征战略的改变
二 北周进军河东的乍战序列
三 从地理角度分析北周围攻晋州的兵力部署
四 周师对晋州的围城战斗
五 北齐援军的南下反攻
六 周齐在晋州城下的会战
七 周师北上攻克晋阳
八 周武帝进军邺城、北齐灭亡
结语
附录一 两魏周齐战争中的河阳
一 河桥的由来
二 河阳三城的建立
三 河阳三城的筑立原因与军事影响
四 西魏、北周攻取河阳的战略演变
附录二 西魏北周军政大事年表(534-577)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一 战国秦汉时期的"河东"
二 魏晋南北朝的"河东"
第二章 河东区域的地理特点
一 物华天宝的经济环境
二 利于防御的地形、水文条件
三 道路四达的交通枢纽
第三章 东、西魏分裂后的军事形势
一 东、西魏初年的国力对比
二 高欢采取的战略部署
第四章 西魏弘农、沙苑之战的胜利与军事形势
之变化
一 西魏攻取弘农及河东数郡
二 东魏的反攻与沙苑之战
三 沙苑之战的历史影响
第五章 西魏巩固河东防务的措施
一 选用河东、关陇士族出任军政长官
二 发展经济、缓和边界局势
三 收缩防区、建立卫戍重点
四 设置中潭城、蒲津关城与重建浮桥
五 在临近河东的华(同)州设立重镇
第六章 西魏、北周河东政区概述
一 泰州(蒲州)
二 河北郡(虞州)
三 邵郡(邵州)、王屋郡(西怀州)
四 南绛郡(绛郡)
五 正平郡(绛州)
六 高凉郡(勋州)
七 南汾州(汾州)
第七章 沙苑战后东魏、北齐对河东、汾北的反攻
一 大统四年春季、秋季的反攻
二 大统八年高欢初攻玉壁
三 大统十二年高欢再攻玉壁
四 东魏末年、北齐前期的零星攻势
五 武平元年至二年斛律光、段韶再夺汾北
第八章 平齐之役前西魏北周东征战略的特点
一 以崤函一河阳为主攻方向
二 与突厥结盟、合兵南攻晋阳
三 联络陈朝、夹攻北齐
四 河东方向少有攻势
附 韦孝宽的"平齐三策"
第九章 北周师出河东与平齐之役的胜利
一 周武帝东征战略的改变
二 北周进军河东的乍战序列
三 从地理角度分析北周围攻晋州的兵力部署
四 周师对晋州的围城战斗
五 北齐援军的南下反攻
六 周齐在晋州城下的会战
七 周师北上攻克晋阳
八 周武帝进军邺城、北齐灭亡
结语
附录一 两魏周齐战争中的河阳
一 河桥的由来
二 河阳三城的建立
三 河阳三城的筑立原因与军事影响
四 西魏、北周攻取河阳的战略演变
附录二 西魏北周军政大事年表(534-577)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