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体验与质量的电子书资源下载网站
分类于: 云计算&大数据 编程语言
简介
国民党高层的派系政治: 蒋介石“最高领袖”地位的确立(修订本) 豆 8.1分
资源最后更新于 2020-10-25 12:43:21
作者:金以林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1
ISBN:9787509775042
文件格式: pdf
标签: 国民党 历史 政治 中国近现代史 中国近代史 甲骨文丛书 金以林 民国
简介· · · · · ·
国民党在中国大陆统治了22年。它同此前控制中央政权17年的北洋政府有着本质的不同,特别是在组织形态方面,国民党始终强调的是“以党治国”。但党的成员又是一个复杂的混合体。从1928年底东北易帜起,国民党宣称实现全国统一。其实,谁都知道这只是在形式上完成了统一,在它内部始终 是派系林立,纷争不断,并多次发展到大规模的分裂和武装冲突,成为民国政治史中异常惹人注目的突出现象。
·
对这种现象,以往学界通常把它归结为“新军阀混战”。这样说并没有错,因为当时中国政治所表现出来的主要斗争形式是战争,主要组织形式是军队。蒋介石长期以来始终视军队如生命,离开对军事的控制,便没有他22年的统治可言。但仅仅如此理解,会导致研究者过多地把注意力集中在各派军事势力的角斗上,而忽视它背后更深层次的矛盾――国民党高层的派系政治。
·
本研究重点放在国民党高层面的派系斗争上。这是民...
目录
第一章 蒋、汪、胡分合回顾
国民党“一大”时连中央候补委员都不是的蒋介石,在经过“廖案”、中
山舰事件、整理党务案等一系列事件之后,迅速崛起。到1928年二次北伐时,
国民党中枢暂时出现了蒋介石一人在朝,汪精卫、胡汉民两人分别下野出洋的
局面。
一 孙中山逝世后的继承权之争………………………………………………………………13
二 “廖案”结果:胡汉民逐出广州…………………………………………………………18
三 中山舰事件:蒋介石的冒险行动…………………………………………………………23
四 宁汉对峙:元老们迎汪抗蒋………………………………………………………………32
五 蒋汪联手反对特委会………………………………………………………………………43
第二章 蒋胡由合作到分裂
蒋介石需要胡汉民这块“党”的招牌,为他实行武力统一“正名”;而胡
也需要倚仗蒋的军事实力,来实现自己倡导的“党权”高于一切。这是蒋胡合
作的基础。但胡一贯以党国元老自居,蒋则依靠“军权”逐步侵蚀胡的“党权”。
这一矛盾随着蒋介石对全国的统治走向相对稳定而愈演愈烈。
一 蒋介石为什么选择了胡汉民………………………………………………………………53
二 蒋胡合作的基础……………………………………………………………………………63
三 党权和军权的较量…………………………………………………………………………73
第三章 约法之争和胡汉民被扣
国民党自形式上统一全国后,党内各派反蒋势力经过不同的排列组合,最
终在反对蒋介石独裁的共同目标下结成同盟,军事上演变成中原大战,党政方
面召开了“扩大会议”,但都相继失败。胜利一方的蒋介石顺势接过反对派倡
导的“民权”、颁布约法,掉过头来对付胡汉民所标榜的“党权”。蒋胡相争,
终于激起了汤山事件。
一 约法问题之由来……………………………………………………………………………85
二 胡适挑战“党治”,鼓吹约法……………………………………………………………87
三 《太原约法》的真实意图…………………………………………………………………91
四 国民党四中全会上的交锋…………………………………………………………………94
五 汤山事件……………………………………………………………………………………102
第四章 国民会议的本质
胡汉民被囚后,国民会议完全按照蒋介石的意图发展,新公布的《约法》,
为蒋氏独裁统治提供了合法性基础,蒋的权力似乎牢不可破。但事情并不是这
样简单,因囚禁胡汉民而触发的党内不满情绪,使蒋介石意想不到地面临着另
一场更大的挑战……
一 国民会议的召集……………………………………………………………………………113
二 历次修订《国民政府组织法》之比较……………………………………………………121
三 国民党内外对《约法》的反应……………………………………………………………127
第五章 “非常会议”和广州开府
蒋只是依靠武力和分化收买手段挫败他的政治对手,并没有真正赢得人心;
他在铲除异己方面无所不用其极,虽然奏效于一时,却使更多人感到寒心。胡
汉民被囚后,经过一番四面八方的奔走联络,胡汉民派、孙科派、汪精卫派、
西山会议派、两广地方实力派,以及其他反蒋势力,又联合起来公开反蒋。
一 扣胡引起的风波……………………………………………………………………………133
二 胡汉民为什么选择在广东发难……………………………………………………………142
三 党内各派联合反蒋局面的形成……………………………………………………………145
四 四监委弹劾通电的反响……………………………………………………………………150
五 广州开府……………………………………………………………………………………160
六 陈铭枢态度的转变…………………………………………………………………………170
第六章 北方反蒋的再次兴起
宁粤对峙公开化后,北方反蒋势力也跃跃欲试。这些地方实力派尽管对蒋
的统治有着各自不同的不满或不服,但在一波又一波最初看起来声势浩大的反
蒋抗争中,不能团结一致,而是各有打算,相互猜疑,甚至口是心非。这些弱
点,自然便于蒋分化收买,各个击破。
一 石友三率先反叛……………………………………………………………………………189
二 阎锡山返晋风波……………………………………………………………………………209
三 甘肃雷马事变………………………………………………………………………………221
四 宁粤大战一触即发…………………………………………………………………………231
第七章 上海和谈
九一八事变发生,国难当头,各方势力被迫和解。10月22日,蒋、汪、
胡三人于上海会谈。这是自1926年“廖案”之后三人唯一一次会面,也是他
们三人毕生中的最后一次。接下来宁粤双方代表举行和谈,终于达成了和平
统一的初步协议。
一 蒋为何始终坚持政治解决…………………………………………………………………239
二 国难当头,被迫和解………………………………………………………………………249
三 宁粤广州会议………………………………………………………………………………253
四 初步统一的上海和谈………………………………………………………………………269
第八章 国民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象征“团结”、“统一”的国民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分别在南京、广
州、上海三地召开,选举产生了拥护蒋、胡、汪三人的中央委员,并完成了各
自的议事日程。这在国民党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显而易见,各派政治势力之
间是不可能达成真正的“团结”和“统一”。在随后召开的四届一 中全会上,
又很快上演了一场新的权力之争。
一 南京,蒋介石主持下的四全大会…………………………………………………………285
二 粤方内部的矛盾和分化……………………………………………………………………289
三 广州,胡汉民调停下的四全大会…………………………………………………………302
四 上海,汪精卫另起炉灶……………………………………………………………………310
第九章 蒋氏下野和国府改组
在粤方的逼迫下,蒋介石被迫以退为进,同意下野,但这并没有根本撼动
蒋的地位。为了将来的卷土重来,蒋在向中常会辞职前两小时,先召开国务会
议,任命了一批省府主席,多为听命于他的军人。在北方,很多冯玉祥的西北
军旧部和阎锡山的晋系将领,心理更是倒张(学良)重于反蒋。
一 蒋介石被迫下野……………………………………………………………………………319
二 北方秘密联合倒张…………………………………………………………………………335
三 四届一中全会的纠纷………………………………………………………………………353
第十章 蒋汪合作
汪在政治上的反复无常,令胡深恶痛绝,这次为了反蒋而不得不联汪;然
而汪又一次自食其言,主动同蒋合作,胡已无能为力。蒋汪合流后,暂时结束
了宁粤对峙的局面,原本四分五裂的国民党再次形成以蒋介石为主导、各派联
合统治的局面。
一 内外交困的孙科内阁………………………………………………………………………373
二 特委会的成立与金融风潮…………………………………………………………………384
三 蒋介石复出前的布置………………………………………………………………………392
四 蒋汪合流,重掌中枢………………………………………………………………………400
第十一章 地域观念与蒋介石的起伏
宁粤对峙期间,反蒋派几乎是清一色的广东人。虽然他们的政治主张并非
一致,甚至相互对立,但“国民党的天下是广东人打出来的”,面对浙江籍的
蒋介石企图霸占“党国领袖”地位,他们的共同反应就是不满和不服。
一 孙中山粤籍观念在国民党中的运用………………………………………………………418
二 江浙派对粤籍“党统”的首次挑战………………………………………………………421
三 党内粤籍领袖正统意识的总爆发…………………………………………………………429
四 地域观念淡出党内权力斗争………………………………………………………………437
结 语 蒋介石“最高领袖”地位的确立
从胡汉民被囚到蒋汪合流,刚好一年零一天,蒋、汪、胡等各派势力之间,
热热闹闹地经历了一个分化和重组的复杂过程。此后,蒋介石汲取两次下野的
教训,表面上充分尊重汪、胡所代表的“党权”,自己则牢牢抓住“军权”不
放,逐步巩固统治,并最终确定了在党内的“最高领袖”地位。
征引参考资料索引………………………………………………………………………………449
后 记……………………………………………………………………………………………463
国民党“一大”时连中央候补委员都不是的蒋介石,在经过“廖案”、中
山舰事件、整理党务案等一系列事件之后,迅速崛起。到1928年二次北伐时,
国民党中枢暂时出现了蒋介石一人在朝,汪精卫、胡汉民两人分别下野出洋的
局面。
一 孙中山逝世后的继承权之争………………………………………………………………13
二 “廖案”结果:胡汉民逐出广州…………………………………………………………18
三 中山舰事件:蒋介石的冒险行动…………………………………………………………23
四 宁汉对峙:元老们迎汪抗蒋………………………………………………………………32
五 蒋汪联手反对特委会………………………………………………………………………43
第二章 蒋胡由合作到分裂
蒋介石需要胡汉民这块“党”的招牌,为他实行武力统一“正名”;而胡
也需要倚仗蒋的军事实力,来实现自己倡导的“党权”高于一切。这是蒋胡合
作的基础。但胡一贯以党国元老自居,蒋则依靠“军权”逐步侵蚀胡的“党权”。
这一矛盾随着蒋介石对全国的统治走向相对稳定而愈演愈烈。
一 蒋介石为什么选择了胡汉民………………………………………………………………53
二 蒋胡合作的基础……………………………………………………………………………63
三 党权和军权的较量…………………………………………………………………………73
第三章 约法之争和胡汉民被扣
国民党自形式上统一全国后,党内各派反蒋势力经过不同的排列组合,最
终在反对蒋介石独裁的共同目标下结成同盟,军事上演变成中原大战,党政方
面召开了“扩大会议”,但都相继失败。胜利一方的蒋介石顺势接过反对派倡
导的“民权”、颁布约法,掉过头来对付胡汉民所标榜的“党权”。蒋胡相争,
终于激起了汤山事件。
一 约法问题之由来……………………………………………………………………………85
二 胡适挑战“党治”,鼓吹约法……………………………………………………………87
三 《太原约法》的真实意图…………………………………………………………………91
四 国民党四中全会上的交锋…………………………………………………………………94
五 汤山事件……………………………………………………………………………………102
第四章 国民会议的本质
胡汉民被囚后,国民会议完全按照蒋介石的意图发展,新公布的《约法》,
为蒋氏独裁统治提供了合法性基础,蒋的权力似乎牢不可破。但事情并不是这
样简单,因囚禁胡汉民而触发的党内不满情绪,使蒋介石意想不到地面临着另
一场更大的挑战……
一 国民会议的召集……………………………………………………………………………113
二 历次修订《国民政府组织法》之比较……………………………………………………121
三 国民党内外对《约法》的反应……………………………………………………………127
第五章 “非常会议”和广州开府
蒋只是依靠武力和分化收买手段挫败他的政治对手,并没有真正赢得人心;
他在铲除异己方面无所不用其极,虽然奏效于一时,却使更多人感到寒心。胡
汉民被囚后,经过一番四面八方的奔走联络,胡汉民派、孙科派、汪精卫派、
西山会议派、两广地方实力派,以及其他反蒋势力,又联合起来公开反蒋。
一 扣胡引起的风波……………………………………………………………………………133
二 胡汉民为什么选择在广东发难……………………………………………………………142
三 党内各派联合反蒋局面的形成……………………………………………………………145
四 四监委弹劾通电的反响……………………………………………………………………150
五 广州开府……………………………………………………………………………………160
六 陈铭枢态度的转变…………………………………………………………………………170
第六章 北方反蒋的再次兴起
宁粤对峙公开化后,北方反蒋势力也跃跃欲试。这些地方实力派尽管对蒋
的统治有着各自不同的不满或不服,但在一波又一波最初看起来声势浩大的反
蒋抗争中,不能团结一致,而是各有打算,相互猜疑,甚至口是心非。这些弱
点,自然便于蒋分化收买,各个击破。
一 石友三率先反叛……………………………………………………………………………189
二 阎锡山返晋风波……………………………………………………………………………209
三 甘肃雷马事变………………………………………………………………………………221
四 宁粤大战一触即发…………………………………………………………………………231
第七章 上海和谈
九一八事变发生,国难当头,各方势力被迫和解。10月22日,蒋、汪、
胡三人于上海会谈。这是自1926年“廖案”之后三人唯一一次会面,也是他
们三人毕生中的最后一次。接下来宁粤双方代表举行和谈,终于达成了和平
统一的初步协议。
一 蒋为何始终坚持政治解决…………………………………………………………………239
二 国难当头,被迫和解………………………………………………………………………249
三 宁粤广州会议………………………………………………………………………………253
四 初步统一的上海和谈………………………………………………………………………269
第八章 国民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象征“团结”、“统一”的国民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分别在南京、广
州、上海三地召开,选举产生了拥护蒋、胡、汪三人的中央委员,并完成了各
自的议事日程。这在国民党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显而易见,各派政治势力之
间是不可能达成真正的“团结”和“统一”。在随后召开的四届一 中全会上,
又很快上演了一场新的权力之争。
一 南京,蒋介石主持下的四全大会…………………………………………………………285
二 粤方内部的矛盾和分化……………………………………………………………………289
三 广州,胡汉民调停下的四全大会…………………………………………………………302
四 上海,汪精卫另起炉灶……………………………………………………………………310
第九章 蒋氏下野和国府改组
在粤方的逼迫下,蒋介石被迫以退为进,同意下野,但这并没有根本撼动
蒋的地位。为了将来的卷土重来,蒋在向中常会辞职前两小时,先召开国务会
议,任命了一批省府主席,多为听命于他的军人。在北方,很多冯玉祥的西北
军旧部和阎锡山的晋系将领,心理更是倒张(学良)重于反蒋。
一 蒋介石被迫下野……………………………………………………………………………319
二 北方秘密联合倒张…………………………………………………………………………335
三 四届一中全会的纠纷………………………………………………………………………353
第十章 蒋汪合作
汪在政治上的反复无常,令胡深恶痛绝,这次为了反蒋而不得不联汪;然
而汪又一次自食其言,主动同蒋合作,胡已无能为力。蒋汪合流后,暂时结束
了宁粤对峙的局面,原本四分五裂的国民党再次形成以蒋介石为主导、各派联
合统治的局面。
一 内外交困的孙科内阁………………………………………………………………………373
二 特委会的成立与金融风潮…………………………………………………………………384
三 蒋介石复出前的布置………………………………………………………………………392
四 蒋汪合流,重掌中枢………………………………………………………………………400
第十一章 地域观念与蒋介石的起伏
宁粤对峙期间,反蒋派几乎是清一色的广东人。虽然他们的政治主张并非
一致,甚至相互对立,但“国民党的天下是广东人打出来的”,面对浙江籍的
蒋介石企图霸占“党国领袖”地位,他们的共同反应就是不满和不服。
一 孙中山粤籍观念在国民党中的运用………………………………………………………418
二 江浙派对粤籍“党统”的首次挑战………………………………………………………421
三 党内粤籍领袖正统意识的总爆发…………………………………………………………429
四 地域观念淡出党内权力斗争………………………………………………………………437
结 语 蒋介石“最高领袖”地位的确立
从胡汉民被囚到蒋汪合流,刚好一年零一天,蒋、汪、胡等各派势力之间,
热热闹闹地经历了一个分化和重组的复杂过程。此后,蒋介石汲取两次下野的
教训,表面上充分尊重汪、胡所代表的“党权”,自己则牢牢抓住“军权”不
放,逐步巩固统治,并最终确定了在党内的“最高领袖”地位。
征引参考资料索引………………………………………………………………………………449
后 记……………………………………………………………………………………………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