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体验与质量的电子书资源下载网站
分类于: 编程语言 云计算&大数据
简介
西部民族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研究 豆 0.0分
资源最后更新于 2020-07-27 14:50:05
作者:许登峰
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01
ISBN:9787504685131
文件格式: pdf
简介· · · · · ·
随着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日益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关键领域,也是西部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缩小与东部发达地区发展差距的重要途径,而协同创新是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式。分析西部民族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明确影响创新绩效的关键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是当前西部民族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系统梳理国内外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创新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进行了区域对比,明确了西部民族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存在的问题;为研究西部民族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的影响因素,构建了理论模型并加以验证,据此提出了西部民族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的对策建议。
目录
第1章 绪 论 7
1.1 研究背景 7
1.2 研究意义 8
1.2.1 理论意义 9
1.2.2 实践意义 9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与创新点 9
1.3.1 研究内容 9
1.3.2 技术路线图 10
1.3.3 创新点 13
1.4 基本概念的界定 13
1.4.1 西部民族地区 13
1.4.2 战略性新兴产业 13
1.5 本章小结 14
第2章 相关理论综述 15
2.1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协同创新内涵 15
2.1.1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 15
2.1.2 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内涵及其模式 16
2.2 相关理论基础 18
2.2.1 系统理论 18
2.2.2 协同理论 18
2.2.3 创新理论 19
2.2.4 三螺旋理论 20
2.2.5 绩效评价理论 21
2.3 主要研究方法 22
2.3.1 社会网络原理及方法 22
2.3.2 结构方程模型原理及方法 22
2.3.3 社会网络与结构方程结合研究的可行性 23
2.4 研究现状 24
2.4.1 国外研究现状 24
2.4.2 国内研究现状 26
2.4.3 研究述评 29
2.5 本章小结 29
第3章 国内外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30
3.1 国外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30
3.1.1 美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发展的经验 30
3.1.2 日本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发展的经验 32
3.1.3 德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发展的经验 33
3.1.4 韩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发展的经验 34
3.2 国内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36
3.2.1 北京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发展的经验 36
3.2.2 上海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发展的经验 37
3.2.3 深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发展的经验 38
3.2.4 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发展的经验 38
3.2.5 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发展的经验 39
3.3国内外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发展的启示 39
3.4 本章小结 40
第4章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及协同创新现状区域比较 41
4.1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 41
4.1.1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 41
4.1.2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主要成果 43
4.2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的区域比较 46
4.2.1东部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 46
4.2.2中部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 48
4.2.3东北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 49
4.2.4西部民族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 51
4.3 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现状区域比较 58
4.3.1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现状 58
4.3.2 东部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现状及比较 61
4.3.3 中部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现状及比较 66
4.3.4 东北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现状及比较 70
4.3.5 西部民族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现状及比较 74
4.4 本章小结 85
第5章 西部民族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现状及存在问题 86
5.1 西部民族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存在的问题 86
5.1.1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础薄弱 86
5.1.2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人才较为匮乏 87
5.1.3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创新平台较少 90
5.1.4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体系不完善 92
5.1.5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资源协同程度较低 92
5.1.6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机制待完善 92
5.2 本章小结 93
第6章 西部民族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的社会网络分析 94
6.1 西部民族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的社会网络模型构建 94
6.1.1研究依据 94
6.1.2地区选取 94
6.1.3 组织选取 95
6.1.3 社会网络模型构建 96
6.1.4 社会网络关系图 96
6.2 西部民族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的社会网络特征 100
6.2.1 社会网络规模特征 100
6.2.2 社会网络密度特征 100
6.2.3 社会网络位置属性特征 100
6.2.4 社会网络派系特征 104
6.2.5 社会网络结构特征 104
6.3 本章小结 109
第7章 西部民族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绩效研究 111
7.1 西部民族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绩效模型构建 111
7.1.1 研究设计 111
7.1.2 变量测度 113
7.1.3数据收集与样本统计 114
7.2数据标准化及信度效度检验 116
7.3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协同创新绩效实证分析 117
7.3.1 结构方程模型的建立 117
7.3.2 结构方程模型拟合 118
7.3.3 结构方程模型评价 121
7.4 本章小结 122
第8章 西部民族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发展对策 123
8.1 进一步完善扶持政策体系 123
8.2 加大培育引进科技创新人才 124
8.3 不断完善协同创新体系建设 124
8.4 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力度 125
8.5 完善协同创新机制 125
8.6 提高协同创新效率 126
8.6 本章小结 126
第9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127
9.1 研究结论 127
9.2 研究展望 128
参考文献 129
附录 西部民族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调查问卷 136
1.1 研究背景 7
1.2 研究意义 8
1.2.1 理论意义 9
1.2.2 实践意义 9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与创新点 9
1.3.1 研究内容 9
1.3.2 技术路线图 10
1.3.3 创新点 13
1.4 基本概念的界定 13
1.4.1 西部民族地区 13
1.4.2 战略性新兴产业 13
1.5 本章小结 14
第2章 相关理论综述 15
2.1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协同创新内涵 15
2.1.1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 15
2.1.2 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内涵及其模式 16
2.2 相关理论基础 18
2.2.1 系统理论 18
2.2.2 协同理论 18
2.2.3 创新理论 19
2.2.4 三螺旋理论 20
2.2.5 绩效评价理论 21
2.3 主要研究方法 22
2.3.1 社会网络原理及方法 22
2.3.2 结构方程模型原理及方法 22
2.3.3 社会网络与结构方程结合研究的可行性 23
2.4 研究现状 24
2.4.1 国外研究现状 24
2.4.2 国内研究现状 26
2.4.3 研究述评 29
2.5 本章小结 29
第3章 国内外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30
3.1 国外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30
3.1.1 美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发展的经验 30
3.1.2 日本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发展的经验 32
3.1.3 德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发展的经验 33
3.1.4 韩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发展的经验 34
3.2 国内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36
3.2.1 北京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发展的经验 36
3.2.2 上海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发展的经验 37
3.2.3 深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发展的经验 38
3.2.4 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发展的经验 38
3.2.5 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发展的经验 39
3.3国内外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发展的启示 39
3.4 本章小结 40
第4章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及协同创新现状区域比较 41
4.1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 41
4.1.1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 41
4.1.2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主要成果 43
4.2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的区域比较 46
4.2.1东部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 46
4.2.2中部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 48
4.2.3东北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 49
4.2.4西部民族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 51
4.3 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现状区域比较 58
4.3.1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现状 58
4.3.2 东部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现状及比较 61
4.3.3 中部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现状及比较 66
4.3.4 东北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现状及比较 70
4.3.5 西部民族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现状及比较 74
4.4 本章小结 85
第5章 西部民族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现状及存在问题 86
5.1 西部民族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存在的问题 86
5.1.1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础薄弱 86
5.1.2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人才较为匮乏 87
5.1.3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创新平台较少 90
5.1.4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体系不完善 92
5.1.5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资源协同程度较低 92
5.1.6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机制待完善 92
5.2 本章小结 93
第6章 西部民族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的社会网络分析 94
6.1 西部民族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的社会网络模型构建 94
6.1.1研究依据 94
6.1.2地区选取 94
6.1.3 组织选取 95
6.1.3 社会网络模型构建 96
6.1.4 社会网络关系图 96
6.2 西部民族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的社会网络特征 100
6.2.1 社会网络规模特征 100
6.2.2 社会网络密度特征 100
6.2.3 社会网络位置属性特征 100
6.2.4 社会网络派系特征 104
6.2.5 社会网络结构特征 104
6.3 本章小结 109
第7章 西部民族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绩效研究 111
7.1 西部民族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绩效模型构建 111
7.1.1 研究设计 111
7.1.2 变量测度 113
7.1.3数据收集与样本统计 114
7.2数据标准化及信度效度检验 116
7.3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协同创新绩效实证分析 117
7.3.1 结构方程模型的建立 117
7.3.2 结构方程模型拟合 118
7.3.3 结构方程模型评价 121
7.4 本章小结 122
第8章 西部民族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发展对策 123
8.1 进一步完善扶持政策体系 123
8.2 加大培育引进科技创新人才 124
8.3 不断完善协同创新体系建设 124
8.4 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力度 125
8.5 完善协同创新机制 125
8.6 提高协同创新效率 126
8.6 本章小结 126
第9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127
9.1 研究结论 127
9.2 研究展望 128
参考文献 129
附录 西部民族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调查问卷 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