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体验与质量的电子书资源下载网站
分类于: 其它 职场办公
简介
印刷术与西方现代性的形成: 麦克卢汉印刷媒介思想研究 豆 0.0分
资源最后更新于 2020-11-03 12:27:33
作者:李昕揆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2018-01
ISBN:9787100155090
文件格式: pdf
标签: 印刷史 传播学 麦克卢汉 媒介理论 书籍史 李昕揆 历史 *北京·商务印书馆*
简介· · · · · ·
麦克卢汉是20世纪最重要的媒介理论家,其建立在电子媒介基础上的“地球村”概念早已家喻户晓,其“电子媒介思想”在学术研究中已得到极度张扬,但作为其媒介理论重要组成部分的印刷媒介思想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形象地说,我们所认知和熟悉的麦克卢汉,只是“数字麦克卢汉”这一副面孔,而非麦克卢汉的“整体”形象。因此,彰显麦克卢汉的另一副面孔——“印刷麦克卢汉”,成为麦克卢汉研究的题中应有之义,它不仅有助于构筑麦克卢汉的媒介思想全貌,而且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当今印刷媒介与电子媒介相交织、相争雄的新文化状况。从美学视角研究麦克卢汉是当前国际学界的一个新动向。本书即以“美学”作为切入视角,对麦克卢汉印刷媒介思想中之于西方传播学具有哥白尼式革命意义的“媒介人文主义”和“感知效应范式”进行了系统深入的阐发。在学术观点上,本书将麦克卢汉置于20世纪西方思想史的整体发展脉络中...
目录
目 录
绪论 理解麦克卢汉..................................................................................1
第一节 从文学研究到媒介研究:麦克卢汉的学术轨迹..............4
第二节 “我不解释,我只探索”:没有方法的方法论...............19
第三节 “印刷麦克卢汉”:麦克卢汉如何被“印刷”所界定.....34
第一章 “视觉的腾飞”:从表音文字到谷腾堡印刷术.......................70
第一节 印刷的“序曲”:表音文字及其效应.............................74
第二节 印刷媒介的“视觉偏向”..................................................93
第三节 印刷媒介与“视觉的腾飞”............................................113
第二章 “印刷人的诞生”:麦克卢汉论域中的四个范例.................124
第一节 拉米斯:谷腾堡时代的教育先锋..................................127
第二节 拉伯雷:从知识民主到消费者的天堂..........................140
第三节 伊拉斯谟:新神学与新教育的铺路人..........................151
第四节 培根:以印刷整理“自然之书”....................................161
第三章 “印刷个体主义”:印刷媒介与现代个体主义的形成.........174
第一节 作为“个体主义技术”的印刷术..................................174
第二节 印刷与“现代作者”的创生..........................................188
第四章 “印刷民族主义”:印刷媒介与现代民族主义的形成.........203
第一节 从“技术民族主义”到“海斯难题”............................205
第二节 “印刷民族主义”形成的主要路径................................217
第五章 “应用乔伊斯”:印刷媒介与作为感知操练的文学.............240
第一节 “感知操练”:麦克卢汉的媒介文艺思想.....................243
第二节 印刷媒介与“视觉模式”的诗歌..................................259
结语 作为“印刷人”的麦克卢汉与“文艺媒介学”........................272
参考文献..................................................................................................285
附 录......................................................................................................326
麦克卢汉生平年表..........................................................................326
麦克卢汉常用术语..........................................................................332
麦克卢汉语录选译..........................................................................335
中国媒介生态学的两种范式及未来趋向......................................356
后 记......................................................................................................372
绪论 理解麦克卢汉..................................................................................1
第一节 从文学研究到媒介研究:麦克卢汉的学术轨迹..............4
第二节 “我不解释,我只探索”:没有方法的方法论...............19
第三节 “印刷麦克卢汉”:麦克卢汉如何被“印刷”所界定.....34
第一章 “视觉的腾飞”:从表音文字到谷腾堡印刷术.......................70
第一节 印刷的“序曲”:表音文字及其效应.............................74
第二节 印刷媒介的“视觉偏向”..................................................93
第三节 印刷媒介与“视觉的腾飞”............................................113
第二章 “印刷人的诞生”:麦克卢汉论域中的四个范例.................124
第一节 拉米斯:谷腾堡时代的教育先锋..................................127
第二节 拉伯雷:从知识民主到消费者的天堂..........................140
第三节 伊拉斯谟:新神学与新教育的铺路人..........................151
第四节 培根:以印刷整理“自然之书”....................................161
第三章 “印刷个体主义”:印刷媒介与现代个体主义的形成.........174
第一节 作为“个体主义技术”的印刷术..................................174
第二节 印刷与“现代作者”的创生..........................................188
第四章 “印刷民族主义”:印刷媒介与现代民族主义的形成.........203
第一节 从“技术民族主义”到“海斯难题”............................205
第二节 “印刷民族主义”形成的主要路径................................217
第五章 “应用乔伊斯”:印刷媒介与作为感知操练的文学.............240
第一节 “感知操练”:麦克卢汉的媒介文艺思想.....................243
第二节 印刷媒介与“视觉模式”的诗歌..................................259
结语 作为“印刷人”的麦克卢汉与“文艺媒介学”........................272
参考文献..................................................................................................285
附 录......................................................................................................326
麦克卢汉生平年表..........................................................................326
麦克卢汉常用术语..........................................................................332
麦克卢汉语录选译..........................................................................335
中国媒介生态学的两种范式及未来趋向......................................356
后 记......................................................................................................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