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分类于: 设计 编程语言

简介

视唱练耳精讲60课

视唱练耳精讲60课 0.0分

资源最后更新于 2020-08-17 14:37:14

作者:丁国强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01

ISBN:9787302531425

文件格式: pdf

标签: 音乐

简介· · · · · ·

《视唱练耳精讲60课》共分四大板块,每一板块为一个学期的教学内容。本书配套《基本乐理精讲60课》进行使用。书中谱例以五线谱形式呈现,选曲素材源自四个方面:视唱练习曲、民族风格乐曲、经典儿歌和中外名曲,针对每一类型的曲目,均有训练方法说明,重在引导学生的视唱水平达到质的突破。

在写作中,作者站在初学者与教师的立场上,真正做到了循序渐进与难点分散,并引入教学法与教学建议方面的内容。旨在打造一本“学生好学,教师好教”的专业标杆性教材。

本书适用于幼儿师范学校、高等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与音乐专业的学生,艺考生以及音乐初学者。

直接下载

想要: 点击会收藏到你的 我的收藏,可以在这里查看

已收: 表示已经收藏

Tips: 注册一个用户 可以通过用户中心得到电子书更新的通知哦

目录

第一学期(1~12课)
本学期重点教学内容包括:初学者的击拍方法;简单的节奏练习;大调与小调音阶预备练习(谱例1-3、2-6与谱例3-12、4-20);“简单”的音符与休止符练习;涉及2/4、3/4、4/4三种拍子,等等。
值得强调的是,大调与小调音阶预备练习为初学者极为重要的练习内容,连同本学期布置的旋律音群的谱例,在本教材中被称为“常规练习”。“常规练习”应作为长期学习的内容坚持不懈、耐心而认真地进行训练。
第1课 第2课 第3课 第4课 第5课 第6课
第7课 第8课 第9课 第10课 第11课 第12课
第二学期(13~28课)
本学期重点教学内容包括:附点音符,切分音及不同时值的强位置休止符,等等。附点音符的训练包括几点很重要的要素(时值、力度与音色);切分音尤其是连续的切分音练习较难,本教材遵循“难点分散”的原则将“切分音经典练习曲”1A81分解为多条练习内容,以期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休止符由于“位置”的不同难度各异,显然“强位置”休止符的练习是休止符练习的重点内容。
第13课 第14课 第15课 第16课 第17课 第18课
第19课 第20课 第21课 第22课 第23课 第24课
第25课 第26课 第27课 第28课
第三学期(29~44课)
本学期,音高练习的内容调整为旋律音程、和声音程及密集柱式和弦(全白键)的综合练习(此综合练习由学生自己弹,自己唱,自己听,所以我称其为自弹、自唱、自听),在此内容中重点介绍旋律音程、单个和声音程与密集柱式和弦的训练方法。
本学期教学重点内容还包括3/8、6/8、9/8、12/8拍子的视唱、三连音的练习,等等,其中三连音练习方法的讲述是本学期的“重头戏”。
第29课 第30课 第31课 第32课 第33课 第34课
第35课 第36课 第37课 第38课 第39课 第40课
第41课 第42课 第43课 第44课
第四学期(45~60课)
本学期重点教学内容包括:调号为一个升号与一个降号的视唱;下方与上方辅助性半音、上行与下行经过性半音以及跳进出现的变音,等等。调式变音的视唱既是重点又是难点,不同形态的调式变音其难度是不一样的。
通常,学生应先学习下方辅助性半音的视唱与听辨,在此基础上再练习上行经过性半音与向下跳进出现向上解决的调式变音(等内容)的视唱与听辨,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同理,学生在练习下行经过性半音与向上跳进出现向下解决的调式变音(等内容)的视唱与听辨之前,应扎扎实实地掌握上方辅助性半音的视唱与听辨。
第45课 第46课 第47课 第48课 第49课 第50课
第51课 第52课 第53课 第54课 第55课 第56课
第57课 第58课 第59课 第60课
参考文献
附录A 旋律音群的训练过程与编写方法
附录B 经典儿歌视唱曲29首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