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体验与质量的电子书资源下载网站
分类于: 人工智能 互联网
简介
革命与情爱: 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史中的女性身体与主题重述 豆 7.2分
资源最后更新于 2020-08-17 14:38:44
作者:刘剑梅
译者:郭冰茹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09-01
ISBN:9787542628411
文件格式: pdf
标签: 女性 刘剑梅 海外中国研究 革命 文学研究 文学 中国文学 文学评论
简介· · · · · ·
“五四”运动之后,革命逐渐走入了知识分子的视野,从而引发了与此相关的许多重要议题的讨论,诸如个人在动荡的社会中的位置以及政治与性别认同之间不断移动的边界等问题。“革命加恋爱”的主题是对动荡和剧变社会的文学反映,最早呈现在1920年代末。在对这个流行却比较不受人重视的文学公式的研究中,本书作者所讨论的革命与恋爱的主题重述是变化着的文化存在。它们之间的互动关系产生了复杂而不断变化的文学实践,而这一实践又是由社会和历史所决定的。
《革命与情爱: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史中的女性身体与主题重述》将1930年代至1970年代的写作公式“革命加恋爱”作为文学政治的一个案例来研究。它在革命文学早期被左翼作家喜爱,直到1970年代还影响着主流的中国文学。通过对这一主题进行历史性的梳理,作者揭示了革命话语的变化是如何促成了文学对性别角色和权力关系的难以预料的再现,而女人的身体...
目录
中文版自序/刘剑梅
引论
现代性与革命
革命与爱情的谱系
延续与中断
表演式行为
革命话语的自我循环
第一章 “五四”后的文坛风景
阶级性民族认同
理论准备不足的文艺论争
公式草创:蒋光慈现象
“革命加恋爱”的模拟
文学时尚的传播
第二章 左翼作家的眼中和笔下
蒋光慈与茅盾:新女性的性感身体政治
洪灵菲:哭泣、颓废、徘徊的青年
华汉:时代病与性冲动的革命现实
第三章 女性化政治
命名与再命名
白薇:歇斯底里的女性写作
庐隐:超验的女性爱和死亡迷恋
丁玲:重塑新女性
第四章 上海变奏
施蛰存:性心理政治
刘呐鸥:混杂的认同
穆时英:内心世界和对现代性的批判
张资平:革命外壳下的消费文化
叶灵凤:政治和商业的媚俗
第五章 爱的遗忘与记忆
新国家“性与革命”的新理念
夫妻之间的微妙变迁
“有始无终”的情爱尴尬
女性主体性的可能
第六章 告别革命还是铭记革命?
回归本土认同和性尤物
王小波的施虐受虐美学
结论
补篇
第一章 晚清小说中的女性、民族和叙述
第一节 欲望的叙述:乌托邦与现实
平衡东西方冲突的女性药方
作为爱欲的革命表述
色情想象作为一种革命证明
第二节 女性主义诗学
女性气质的界定
世纪末的新女性文本
第二章 性别的地缘政治
重庆:双重角色
上海:多变的政治修辞
延安:纪律地带的性困境
外文参考书目
中文参考书目
译后记
引论
现代性与革命
革命与爱情的谱系
延续与中断
表演式行为
革命话语的自我循环
第一章 “五四”后的文坛风景
阶级性民族认同
理论准备不足的文艺论争
公式草创:蒋光慈现象
“革命加恋爱”的模拟
文学时尚的传播
第二章 左翼作家的眼中和笔下
蒋光慈与茅盾:新女性的性感身体政治
洪灵菲:哭泣、颓废、徘徊的青年
华汉:时代病与性冲动的革命现实
第三章 女性化政治
命名与再命名
白薇:歇斯底里的女性写作
庐隐:超验的女性爱和死亡迷恋
丁玲:重塑新女性
第四章 上海变奏
施蛰存:性心理政治
刘呐鸥:混杂的认同
穆时英:内心世界和对现代性的批判
张资平:革命外壳下的消费文化
叶灵凤:政治和商业的媚俗
第五章 爱的遗忘与记忆
新国家“性与革命”的新理念
夫妻之间的微妙变迁
“有始无终”的情爱尴尬
女性主体性的可能
第六章 告别革命还是铭记革命?
回归本土认同和性尤物
王小波的施虐受虐美学
结论
补篇
第一章 晚清小说中的女性、民族和叙述
第一节 欲望的叙述:乌托邦与现实
平衡东西方冲突的女性药方
作为爱欲的革命表述
色情想象作为一种革命证明
第二节 女性主义诗学
女性气质的界定
世纪末的新女性文本
第二章 性别的地缘政治
重庆:双重角色
上海:多变的政治修辞
延安:纪律地带的性困境
外文参考书目
中文参考书目
译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