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体验与质量的电子书资源下载网站
分类于: 互联网 设计
简介
革命与秩序: 以山东省郓城县乡村社会为中心(1939~1956) 豆 0.0分
资源最后更新于 2020-08-17 14:38:58
作者:罗衍军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1
ISBN:9787516130001
文件格式: pdf
标签: 社会史 革命 农村 中国现代史 近现代史 近代史 治理 民国史
简介· · · · · ·
《革命与秩序:以山东省鄂城县乡村社会为中心(1939-1956)》以远离大城市、经济相对落后的山东省郓城县为中心,以革命政权与乡村民众的互动为考察视角,以档案资料与访谈资料相结合,分析中国共产党在乡村革命运动中对原来趋于动荡的乡村社会秩序的整合与重塑,考察抗日动员、土地革命、集体化等革命性运作对基层社会的影响,指出要实现乡村社会的良性发展,就不仅要保持乡村社会的稳定,而且须使乡村社会的运行富有弹性与活力,这就必须对革命运作下所产生秩序的僵化一面进行深刻的变革。
目录
乡土有真知(序)
摘要
导论
一 选题依据
二 学术综述
三 研究方法和研究资料
第一章 1939年前的郓城乡村社会
第一节 灾荒与匪乱
第二节 传统书写中的官、绅、民
第三节 民国前期华北乡村社会的土地占有状况与民心嬗变
第四节 日军侵郓前共产党的组织活动
第二章 “咱们的人”(1939—1945)
第一节 日伪在郓城
第二节 抗日之旗
第三节 “咱们的人”
第三章 象征符号与仪式运行(1945—1949)
第一节 敌我之分
第二节 人际关系与土改的推动——以林堤村与艾村为中心的考察
第三节 旧与新
第四章 乡村农民的重塑(1949—1956)
第一节 从革命到生产
第二节 改造懒汉
第三节 农民人身、经济、思想的重塑
结语
附录
一 郓城县乡村社会变迁纪略(1840—1956)
二 图表索引
三 主要受访者列表
四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摘要
导论
一 选题依据
二 学术综述
三 研究方法和研究资料
第一章 1939年前的郓城乡村社会
第一节 灾荒与匪乱
第二节 传统书写中的官、绅、民
第三节 民国前期华北乡村社会的土地占有状况与民心嬗变
第四节 日军侵郓前共产党的组织活动
第二章 “咱们的人”(1939—1945)
第一节 日伪在郓城
第二节 抗日之旗
第三节 “咱们的人”
第三章 象征符号与仪式运行(1945—1949)
第一节 敌我之分
第二节 人际关系与土改的推动——以林堤村与艾村为中心的考察
第三节 旧与新
第四章 乡村农民的重塑(1949—1956)
第一节 从革命到生产
第二节 改造懒汉
第三节 农民人身、经济、思想的重塑
结语
附录
一 郓城县乡村社会变迁纪略(1840—1956)
二 图表索引
三 主要受访者列表
四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