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体验与质量的电子书资源下载网站
分类于: 职场办公 编程语言
简介
我们热爱的金融: 重塑我们这个时代的中国金融 豆 8.6分
资源最后更新于 2020-08-18 15:43:06
作者:刘俏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01
ISBN:9787111643517
文件格式: pdf
简介· · · · · ·
人类历史上一次又一次的金融危机反复提醒我们,我们需要的并不是规模更大的金融,而是更好的金融。而判别一个金融是好是坏的标准在于它能否有效降低资金两端建立信任的成本,进而降低融资成本,提升金融中介效率。本书以金融发展的制度背景及历史沿革为基础,透过金融演进的视角,分析全球金融体系尤其是中国金融体系过去70年不断变迁背后的深层逻辑;并通过大量数据分析和实证证据,揭示出“没有形成给信贷、股票、政府信用、房地产及基础设施投融资等市场定价的锚”是中国金融体系*大的结构性问题。修复我们这个时代金融体系的断裂点,塑造高质量发展的新一代金融体系,要求我们转换金融发展思维,回归到金融演进的基本法则——建设能够有效降低金融中介成本的好金融。
目录
序
图表 前言: 好金融与坏金融
中国金融演进的逻辑
解析我们这个时代的中国金融
中国金融的未来
白蚁社会与建设好金融
第一章我们面对的风险与收益的世界
被神圣化与被妖魔化的金融
从“发起并持有模式”到“发起并销售方式”
好金融的本质是降低金融中介成本—ψ
杠杆是理解金融本质的关键
定义资本结构和杠杆率
什么决定合理的杠杆水平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
学界观点
金融是怎样失去活力的
第二章不断演进中的金融
亚历山大大帝与金融
金融的变迁
好金融的标准——降低金融中介成本
一个描述金融中介过程的基准模型
五组动态变化的交互形成金融中介模式
透过金融中介基准模型看2008-2009全球金融危机
2008-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
危机爆发的原因
反思2008-2009全球金融危机
“明月直入,无心可猜”
第三章我们这个时代的中国金融
计划经济下的中国金融:1949-1978年
高度集中的单一人民银行体系的建立
计划经济时期的财政与金融
改革开放时期的中国金融:1978-1993年
中国经济发展道路
以人民银行为核心的金融体系的建立与发展
中国金融1.0版:1994至今
银行体系和非银行体系的变迁
金融管理体制的演进
宏观经济调控工具的变迁
我们这个时代中国金融的五个显著特点
好金融还是坏金融
第四章金融发展之谜
越来越大的中国金融
中国金融资产快速增长的原因
越来越不透明的中国金融
“金融发展之谜”
“金融发展之谜”的提出
中国金融发展并没有降低融资成本
金融发展与实体经济
金融资产规模与固定资本形成
金融发展与资源配置效率
中国语境下的好金融与坏金融
识别好金融与坏金融
好金融、坏金融与全要素生产率
第五章泡沫金融
中国的货币超发了吗
高杠杆的形成和“麻将理论”
高杠杆问题的提出
“麻将理论”
低水平的投资资本收益率
金融资源的逆向流动
资本逆向流动之谜
谁是A?——中国金融资源的低效配置
中国资本逆向流动的原因
好杠杆和坏杠杆
第六章A股市场距离好的资本市场有多远?
乏善可陈的中国股市表现
中国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
中国资本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
“锚”在哪里?
“母公司定价之谜”(The Parent Company Puzzle)
R2
对上市公司成长性的估值
中国认沽权证泡沫
透过“壳价值”看中国股票市场问题的根源
“壳”为什么有价值
“壳价值”有多大
建设好的股票市场
改革上市制度和退市制度是关键
不一样的上市公司
结语:哈耶克和中国股市
第七章中国的地方政府金融
地方政府的“政绩锦标赛”
一个精心设计的制度
政府行为的政治周期性
地方政府金融概念的提出
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实质
是效率问题,不是规模问题
扭曲的地方政府定价机制
一个中国城市的政府金融故事
中国地方经济、财政及金融动态综合一体化分析框架(CLEEF)
宁汌市资产负债表和财政收入支出表
结果讨论
地方政府信用评级
后续发展
建设好的地方政府金融体系
第八章中国的影子银行和非正规金融
影子银行的定义及其本质
如何量度影子银行规模
影子银行在中国的发展
中国影子银行规模迅速膨胀的原因
金融机构监管套利动机
金融体系和地方政府对周期性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回应
金融服务覆盖不足,融资难融资贵
中国影子银行带来了什么
高金融中介成本
金融系统的高风险
削弱货币政策有效性
被阴影笼罩的影子银行业务
资管新规
影子银行的未来
第九章重新塑造我们这个时代的金融
实体经济的断裂点
相对较低的投资资本收益率
收入分配不平等
人口老龄化
城市人口布局不合理
金融体系的断裂点
高杠杆及隐身其后的金融“过度发展”
衰退的企业资产负债表
金融资源低效配置
金融抑制背景下金融机构的道德风险
资产价格环节的断裂点——缺乏给资产定价的“锚”
宏观政策环节的断裂点——不断弱化的宏观政策边际效应
定义我们这个时代的中国金融
转变发展理念和经济增长模式,重新塑造中国经济微观基础
实行竞争中性原则,改变地方政府考核指标体系
为金融资产找到定价的“锚”,彻底实现资金的市场化配置
推动劳动力和土地配置的市场化改革
以REITs为抓手,为土地、房地产和基础设施等寻找定价的“锚”
金融供给侧改革的其他举措
第十章2035年的中国金融
热力学第二定律和金融的演进
形成2035年中国金融的五个“必然”
经济总量和金融资产规模的爆发式增长
产业结构的巨大变迁
来自需求端的剧烈变化
信息技术和AI带来金融底层技术和中介模式的巨大变化
金融思想的演进
建立信任比掌控信息更重要
从一项学术研究说起
解决问题的不是技术,是信任
建设2035年中国好金融
结语:崭新的开始
后记:桃花依旧笑春风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 前言: 好金融与坏金融
中国金融演进的逻辑
解析我们这个时代的中国金融
中国金融的未来
白蚁社会与建设好金融
第一章我们面对的风险与收益的世界
被神圣化与被妖魔化的金融
从“发起并持有模式”到“发起并销售方式”
好金融的本质是降低金融中介成本—ψ
杠杆是理解金融本质的关键
定义资本结构和杠杆率
什么决定合理的杠杆水平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
学界观点
金融是怎样失去活力的
第二章不断演进中的金融
亚历山大大帝与金融
金融的变迁
好金融的标准——降低金融中介成本
一个描述金融中介过程的基准模型
五组动态变化的交互形成金融中介模式
透过金融中介基准模型看2008-2009全球金融危机
2008-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
危机爆发的原因
反思2008-2009全球金融危机
“明月直入,无心可猜”
第三章我们这个时代的中国金融
计划经济下的中国金融:1949-1978年
高度集中的单一人民银行体系的建立
计划经济时期的财政与金融
改革开放时期的中国金融:1978-1993年
中国经济发展道路
以人民银行为核心的金融体系的建立与发展
中国金融1.0版:1994至今
银行体系和非银行体系的变迁
金融管理体制的演进
宏观经济调控工具的变迁
我们这个时代中国金融的五个显著特点
好金融还是坏金融
第四章金融发展之谜
越来越大的中国金融
中国金融资产快速增长的原因
越来越不透明的中国金融
“金融发展之谜”
“金融发展之谜”的提出
中国金融发展并没有降低融资成本
金融发展与实体经济
金融资产规模与固定资本形成
金融发展与资源配置效率
中国语境下的好金融与坏金融
识别好金融与坏金融
好金融、坏金融与全要素生产率
第五章泡沫金融
中国的货币超发了吗
高杠杆的形成和“麻将理论”
高杠杆问题的提出
“麻将理论”
低水平的投资资本收益率
金融资源的逆向流动
资本逆向流动之谜
谁是A?——中国金融资源的低效配置
中国资本逆向流动的原因
好杠杆和坏杠杆
第六章A股市场距离好的资本市场有多远?
乏善可陈的中国股市表现
中国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
中国资本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
“锚”在哪里?
“母公司定价之谜”(The Parent Company Puzzle)
R2
对上市公司成长性的估值
中国认沽权证泡沫
透过“壳价值”看中国股票市场问题的根源
“壳”为什么有价值
“壳价值”有多大
建设好的股票市场
改革上市制度和退市制度是关键
不一样的上市公司
结语:哈耶克和中国股市
第七章中国的地方政府金融
地方政府的“政绩锦标赛”
一个精心设计的制度
政府行为的政治周期性
地方政府金融概念的提出
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实质
是效率问题,不是规模问题
扭曲的地方政府定价机制
一个中国城市的政府金融故事
中国地方经济、财政及金融动态综合一体化分析框架(CLEEF)
宁汌市资产负债表和财政收入支出表
结果讨论
地方政府信用评级
后续发展
建设好的地方政府金融体系
第八章中国的影子银行和非正规金融
影子银行的定义及其本质
如何量度影子银行规模
影子银行在中国的发展
中国影子银行规模迅速膨胀的原因
金融机构监管套利动机
金融体系和地方政府对周期性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回应
金融服务覆盖不足,融资难融资贵
中国影子银行带来了什么
高金融中介成本
金融系统的高风险
削弱货币政策有效性
被阴影笼罩的影子银行业务
资管新规
影子银行的未来
第九章重新塑造我们这个时代的金融
实体经济的断裂点
相对较低的投资资本收益率
收入分配不平等
人口老龄化
城市人口布局不合理
金融体系的断裂点
高杠杆及隐身其后的金融“过度发展”
衰退的企业资产负债表
金融资源低效配置
金融抑制背景下金融机构的道德风险
资产价格环节的断裂点——缺乏给资产定价的“锚”
宏观政策环节的断裂点——不断弱化的宏观政策边际效应
定义我们这个时代的中国金融
转变发展理念和经济增长模式,重新塑造中国经济微观基础
实行竞争中性原则,改变地方政府考核指标体系
为金融资产找到定价的“锚”,彻底实现资金的市场化配置
推动劳动力和土地配置的市场化改革
以REITs为抓手,为土地、房地产和基础设施等寻找定价的“锚”
金融供给侧改革的其他举措
第十章2035年的中国金融
热力学第二定律和金融的演进
形成2035年中国金融的五个“必然”
经济总量和金融资产规模的爆发式增长
产业结构的巨大变迁
来自需求端的剧烈变化
信息技术和AI带来金融底层技术和中介模式的巨大变化
金融思想的演进
建立信任比掌控信息更重要
从一项学术研究说起
解决问题的不是技术,是信任
建设2035年中国好金融
结语:崭新的开始
后记:桃花依旧笑春风
致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