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分类于: 编程语言 云计算&大数据

简介

心智、语言和机器: 维特根斯坦哲学和人工智能科学的对话

心智、语言和机器: 维特根斯坦哲学和人工智能科学的对话 8.8分

资源最后更新于 2020-08-19 15:54:00

作者:徐英瑾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1

ISBN:9787010125978

文件格式: pdf

标签: 人工智能 哲学 认知科学 心灵哲学 維特根斯坦 徐英瑾 计算机科学 语言学

简介· · · · · ·

《心智、语言和机器:维特根斯坦哲学和人工智能科学的对话》向读者介绍人工智能科学的基本发展历史和基本技术;介绍“人工智能哲学”这门哲学分支的大致发展情况;维氏哲学将对知识表征、自然语言理解、机器人、非单调推理等人工智能的子课题做出贡献。而《心智、语言和机器:维特根斯坦哲学和人工智能科学的对话》就将负责在维氏和这些课题之间搭建桥梁。

直接下载

想要: 点击会收藏到你的 我的收藏,可以在这里查看

已收: 表示已经收藏

Tips: 注册一个用户 可以通过用户中心得到电子书更新的通知哦

目录

导论哲学文化、人工智能科学以及人工智能哲学
0.1为何说AI科学中的哲学维度是不可还原的?
0.2哲学文化渗入AI的几个具体案例
0.22案例二:德瑞福斯对主流AI的批判
0.23案例三:布鲁克斯的具身化机器人方案
0.24案例四:框架问题
0.3不同国家的哲学文化对于AI科学发展的影响
0.31美欧比较
0.32美日比较
0.33美苏比较
0.34中美比较
0.4人工智能哲学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概览
0.41海外的人工智能哲学研究
0.42国内的人工智能哲学研究
0.5本书研究之路线图
0.51我们需要一份怎样的人工智能哲学研究成果?
0.52本书章节结构简介
第1篇人工智能科学和人工智能哲学基础知识引论
第1章人工智能核心技术面面观
1.1人工智能学科中的传统派——符号人工智能
1.11物理符号系统
1.12“图灵机”概念和其概念衍生物
1.13物理符号假设
1.14简评“老而妙的人工智能”进路
1.2新派人工智能之代表:“联结主义”或“人工神经元网络”进路
1.21自然神经元的工作方式
1.22人工神经元的数学结构
1.23人工神经元之间的联结方式
1.24人工神经元网络的学习规则
1.25神经元网络技术的运用:模式识别
1.26对于神经元网络技术的简评
1.3遗传算法
1.4贝叶斯网络技术
1.41贝叶斯定理、全概率规则、链律
1.42贝叶斯定理支配下的非单调性推理
1.43在计算联合概论时直接使用链律所导致的实践困难
1.44贝叶斯网络
1.45从“司马光砸缸”看贝叶斯网络技术的局限性 第2章人工智能科学在十七、十八世纪欧洲哲学中的思想先驱:从笛卡尔到康德
2.1人工智能科学和十七、十八世纪欧洲哲学关系刍议
2.2笛卡尔和莱布尼茨:机器智能的反对者
2.3霍布斯:符号人工智能之先祖
2.4休谟:联结主义的哲学先驱
2.5康德:“由上而下”进路和“自下而上”进路的整合者
2.6康德的道德哲学和阿西莫夫的“机器人三定律”
第3章机器智能在当代所遭遇到的哲学批判:从塞尔到彭罗斯
3.1塞尔的“汉字屋论证”,以及它为何不成立
3.11对于“汉字屋论证”之重述
3.12郝泽对于塞尔论证之宏观逻辑结构的两种诊断模式
3.13丹普尔对于汉字屋论证逻辑结构的两种诊断模式
3.14笔者对于汉字屋论证逻辑结构的第五种诊断模式
3.15对于“汉字屋论证”的深入检讨
3.2彭罗斯对于机器智能的批判
3.21基于“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的反机器智能证明
3.22人工智能需要关心大脑结构的量子层面吗?
第4章维特根斯坦和人工智能科学关系刍议
4.1为何要请出维特根斯坦?
4.11维特根斯坦哲学的“综合”气质
4.12维特根斯坦对于AI技术之哲学预设的深刻领悟
4.2维特根斯坦哲学对于AI研究三大前沿领域的指导意义
4.21中央推理系统的构建,以及“框架问题”的可能解决方案
4.22中央推理系统和边缘感知模块之间的关系——以机器视觉的研究为例
4.23统一的自然语言处理机制的设计
4.3珊克教授关于“维特根斯坦—AI”关系的悲观论调,为何都站不住脚?
4.31维氏本人曾说过“机器不可能思维”吗?
4.32维氏意义上的“遵从规则”,就意味着无法以机械之方式遵从规则?
4.33现代AI研究预设了所谓的“心理学主义”了吗?
第2篇知识表征系统和中央信念系统的构建
第5章《逻辑哲学论》的遗留难题(一):“知识表征”视角中的“颜色不相容问题”
5.1《逻辑哲学论》和“知识表征”
5.11从“知识表征”的角度重读《逻辑哲学论》
5.12《逻辑哲学论》的“外延主义”预设
5.2外延主义支柱下的定时炸弹:颜色不相容问题 5.21“颜色不相容”何以成为“问题”?
5.22深入讨论:为何颜色不相容问题无法在外延主义框架中得到消化?
5.23如何在一种非外延主义的框架内安顿“颜色空间”?——维氏本人的启示
5.24如何在一种非外延主义的框架内安顿“颜色空间”?——邱琪兰德的启示
5.25邱琪兰德带给我们的启发及教训
第6章《逻辑哲学论》的遗留难题(二):
概然性推理和归纳推理的表征
6.1《逻辑哲学论》论概率
6.2《逻辑哲学论》论归纳
6.3插曲:《逻辑哲学论》对于概率概念的日常用法的说明
6.4《维特根斯坦之声》和《大打字稿》关于概率和归纳的四段评论以及相关的注解
6.41“引文一”及其注读
6.42“引文二”及其注读
6.43“引文三”及其注读
6.44“引文四”及其注读
第7章处理语义相关性的新技术平台:纳思系统
7.1一种合格的“相关性”理论所应当满足的五大标准
7.2为何相干逻辑不相关?
7.3为何贝叶斯进路不相关?
7.4为何描述逻辑依然不相关?
7.5纳思系统引论
7.6对于“相关性证据问题”的初步解决方案
7.7对于“相关性证据问题”的一个更为精致的解决方案
第8章一个维特根斯坦主义者眼中的“框架问题”
8.1何为“框架问题”?
8.2“关于惯性的常识法则”——解决框架问题的救命稻草?
8.3让智能系统预先获得一个关于世界的物理学结构又如何?
8.4来自维特根斯坦的启发
8.41G.E.摩尔对于维特根斯坦的刺激
8.42为何摩尔的“基本常识命题”无法在形式系统中被全面地表征?
8.43维特根斯坦对于信念网的动力学特征的描述
8.5对于维特根斯坦哲学理想的工程学逼近
8.51由纳思逻辑规则支持的动态语义网构建
8.52纳思的长期记忆组织
8.53纳思的实时任务管理 第3篇人工视知觉模块的构建
第9章“具身化挑战”和对视觉机制的人工模拟
9.1回应具身化挑战的第一个模式:联结主义
9.2回应具身化挑战的第二个模式:(非符号化的)具身化认知
9.3澄清:具身化不可以去符号化为代价
9.4为何选择视觉?
9.5人工视觉研究现状简介
第10章维特根斯坦论“视一思”关系
10.1维特根斯坦关于视觉问题的核心论点:“感知一语义连续论”
10.2延伸性论点(甲):“低级知觉—高级知觉”之分,并非“无语义—有语义”之分
10.3延伸性论点(乙):感觉材料组织方式之“完型”特征,乃是语义推理之灵活性的体现
10.4延伸性论点(丙):三维视知觉对象的建立有赖于身体运动模式的参与
10.5维特根斯坦的视觉理论和关于主动视觉的工程学研究
10.6小结:从关于视觉的哲学讨论过渡到视觉科学
第11章再论“视一思”关系——玛尔和派利辛的视觉理论批判
11.1玛尔的计算视觉进路
11.11关于视觉机制描述的三层次说
11.12对于玛尔工作的评论
11.2派利辛的视觉索引论
11.21派氏断裂论和玛尔的视觉表征论,尤其是佛笃的模块论之间的关系
11.22派利辛用以支持断裂论的五个论证
11.23派利辛对干“纯摹状词观点”的批判和他的“视觉索引论”
11.24对于“视觉索引论”的评论
第12章如何在纳思系统的技术平台上,构建一种新的人工视知觉机制?
12.1为何选择纳思系统?
12.2纳思系统视觉系统是如何获取客体的三维形状信息的?
12.21彼德曼的“RBC理论”
12.22RBC理论和纳思系统技术平台的互相融合
第4篇自然语言处理模块的构建
第13章从图灵到孔夫子
——人工智能系统的自然语言处理,及其七种哲学预设
13.1华生或斯金纳式的行为主义
13.2外在论的语义学
13.3莱布尼茨的“理想语言”假说
13.4乔姆斯基的“深层句法”假说
13.5休谟式的统计学进路
13.6康德式的混合式进路
13.7孔子式的基于实例的理解进路
第14章维特根斯坦哲学视野中的自然语言理解 14.1关于“语言游戏说”的第一组二律背反:关于行为主义
14.2关于“语言游戏说”的第二组二律背反:关于统计学
14.3关于“语言游戏说”的第三组二律背反,关于先天语法和思想语言
14.4关于“语言游戏说”的第四组二律背反:关于实例在语言理解中的作用
14.5对于四组二律背反的初步融贯化:寻找一条“既
14.6关于“最简先天论”的问答集
第筋章如何让计算机真正懂汉语?
——种以许慎的“六书”理论为启发的汉语信息处理模型
15.1从词到字,再到《说文解字》
15.2如何在纳思系统的平台上刻画“六书”以及相关的语法构建?
15.21象形
15.22指事
15.23会意
15.24形声
15.25转注
15.26假借
15.3从字法转换到词法
15.31多音的根词(从象形字到象声字的转变)
15.32偏正式(会意字变种之一)
15.33并列式(会意字变种之二)
15.34重迭式(形声字变种)
15.35前置成分和后置成分(形声字变种)
15.36动宾式(两种会意结构的递归构造)
15.37补充式(动宾式的变体之一)
15.38主谓式(从词到句的过渡形式)
15.4总结和答疑
尾声美丽的蓝图,以及蓝天中的两朵“乌云”
参考文献
专业术语索引
中文人名索引
外文人名索引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