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分类于: 其它 互联网

简介

荒漠水系三角洲: 中国环境史的区域研究

荒漠水系三角洲: 中国环境史的区域研究 0.0分

资源最后更新于 2020-09-20 23:32:38

作者:韩昭庆

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1

ISBN:9787543942882

文件格式: pdf

标签: 环境史 历史 環境史 地理 中国 韩昭庆 自然 环境

简介· · · · · ·

《荒漠水系三角洲:中国环境史的区域研究》以荒漠、水系、三角洲等地貌形态为出发点探讨中国区域环境史问题,分别选取西北毛乌素沙地和青海省、西南贵州省、中部淮北平原以及东部黄河三角洲和长江口作为研究对象,内容各有侧重。其中毛乌素沙地讨论人类垦殖活动与沙地的关系,贵州石漠化地区着重人文因素中政策制度的研究,黄河三角洲着重复原自然变迁的过程及模式,青海及黄河下游变迁的影响两篇则关注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余论部分介绍了欧美环境史的研究动态、中国环境史研究现状,并探讨了历史地理学与中国环境史研究的关系。

想要: 点击会收藏到你的 我的收藏,可以在这里查看

已收: 表示已经收藏

Tips: 注册一个用户 可以通过用户中心得到电子书更新的通知哦

目录

导读
专题一 毛乌素沙地变迁与明清垦殖的关系
第一章 明代长城沿线毛乌寨沙地的变迁与垦殖的关系
第一节 毛鸟素沙地成因的争论
第二节 明代长城——毛乌素沙地变迁的一个时空坐标
第三节 长城与毛乌素沙地的关系
第四节 明代长城沿线的垦殖与毛鸟素沙地关系的讨论
第五节 明代长城沿线毛鸟素沙地变迁的两点认识
第二章 清末内蒙古西部放垦范围的复原及其与毛乌素沙地的关系
第一节 地名与政区沿革考证在毛乌素沙地变迁研究中的应用
第二节 清末贻谷放垦背景及范围
第三节 清末政府在毛乌素沙地周边地区的放垦
第四节 清末放垦的含义及其与沙化关系的讨论
专题二 清初贵州石漠化的人文因素研究
第一章 雍正朝——贵州石漠化人文因素介人的重要时期
第一节 贵州石漠化研究现状
第二节 清初史料中所见贵州石漠化现象
第三节 清初以前人类活动强度评估
第四节 雍正年间的人口压力及贵州人口、耕地情况
第五节 雍正朝——贵州石漠化人文因素介入的重要时期
第二章 清初贵州政区的改制及影响(1644—1735年)
第一节 引子
第二节 明代贵州政区
第三节 清初贵州政区改制及思路
第四节 清初政区改制对贵州开发的意义
第五节 政区改制加快贵州的“熟化”及移民的迁入
第三章 雍正开发贵州的决策过程、原因及其影响
第一节 问题及材料
第二节 稻田坝——引起雍正兴趣的“肥沃地带”
第三节 从稻田坝到八万古州——雍正治理贵州的决策过程
第四节 雍正治黔的驱动因素
第五节 雍正时期的开发对贵州作物引种的影响
第六节 雍正成功治黔的原因
第四章 康熙与雍正时期地方官员对贵州环境认知的转变
第一节 明代贵州紧张的土客关系
第二节 康熙时期地方官员对贵州环境的认识——穷荒异瘠
第三节 雍正时期的贵州——荒年甚少荒地甚多
第四节 康熙与雍正时期地方官员眼里的贵州发生转变的原因
第五节 应该注意的两个问题
专题三 青海的早期现代化及其地理因素——基于东西差异的思考
第一章 青海的早期现代化
第一节 现代化的东西差异
第二节 青海独特的地理位置
第三节 早期现代化前的青海社会与经济
第四节 早期现代化时期的青海贸易
第五节 近代青海经济的特点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第二章 影响青海近代贸易的地理因素
第一节 自然环境造成青海人口-分布严重不均
第二节 地形和气候造成青海农牧区的差异
第三节 青海的地理位置与青海贸易的关系
专题四 黄河长期夺淮的影响
第一章 关于黄河夺淮的认识
第二章 黄河长期夺淮对淮北水系的影响
第一节 黄河长期夺淮对河流的影响
第二节 黄河长期夺淮对湖泊的影响
第三章 明清时期黄河水灾对淮北社会的影响
第一节 黄河的特点
第二节 明清时期的黄河水灾
第三节 明清黄河变迁对淮北平原城镇的影响
第四节 水患对当地生活方式及社会习俗的影响
第五节 淮河中游壅水与凤阳乞丐群的关系
专题五 三角洲的变迁
第一章 废黄河三角洲的变迁过程
第一节 废黄河三角洲的范围
第二节 1128年以前有关黄河夺淮的事件
第三节 1128年至1855年三角洲的变迁
第四节 1855年至今的三角洲的变迁
第二章 今黄河三角洲的变迁
第一节 1855年至今黄河三角洲的变迁
第二节 今黄河三角洲变迁背景及原因
第三节 人类社会对于三角洲变迁的响应及改造
第三章 长江口的历史变迁
第一节 长江口的位置及现状
第二节 北岸变迁过程
第三节 南岸变迁的过程
第四节 崇明岛等江口沙岛变迁
余论:中国环境史研究与历史地理学的关系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