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体验与质量的电子书资源下载网站
分类于: 其它 编程语言
简介
走出帝王陵 豆 9.1分
资源最后更新于 2020-11-15 04:39:12
作者:刘珺
出版社:西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01
ISBN:9787560426235
文件格式: pdf
标签: 历史 走出帝制 中国近现代史 思想史 中国史 中国 走出DZ 中国思想史
简介· · · · · ·
《走出帝王陵》是一部散文诗式的关于秦始皇陵、秦俑的学术著作,一 经翻阅便不忍释手。文字清新、流畅,像一股清泉,沁人肺腑,给人们带来 轻松、愉悦和甜蜜。又像似飞翔的天使,引入进入高雅的文化殿堂,吮吸浓 郁的文化乳汁,启迪心智,领略美的享受。
《走出帝王陵》的作者刘珺在秦俑 博物馆和考古队的小院里度过了他的 幼年、少年时期,与博物馆的发展变化同步成长。正如他所说:“生于帝陵 之畔,开启了属于我的幸福源泉”,“秦始皇帝陵、秦兵马俑坑、秦俑一号 保护大厅、野草莽莽的(考古)院落、红砖覆瓦的房屋、还有那株永不枯槁 的老杏树……一溜排开的小屋中,既有我们的家,也有专门的屋子用来修复 陶俑……”这一切都给他留下了美好的记忆,成为“不会因为长久的遗忘和 忽视而干涸的幸福源泉”。书中《记忆·大厅》、《环境·旧居》、《博物 馆里的秋天·时光漫步》、《年华·学者》、《乡村...
目录
记忆·大厅
环境·旧居
博物馆里的秋天·时光漫步
重生·秦俑
乡村·岁月
年轮·植物
永恒·秦陵铜车马
年华·学者
葡萄藤下的阴凉·时光漫步
印象·始皇帝陵
回顾·附记
致谢·后记
---------------------------------------------------------------------
第一章 “演员”越来越清晰,“剧本”越来越模糊
003 辛亥革命“成功”了吗?
004 “辛亥观”的演变
007 “细节化”的辛亥叙事:什么是“政党”?
010 革命还是立宪:也许是个假问题?
014 “政治革命”还是“种族革命”
016 和平的君主立宪可能吗?不可能仅仅因为是满族皇帝?
019 辛亥研究,如今细节是越来越清楚,而背景却越来越模糊了
第二章 “改朝换代”与君主和平立宪的可能性问题
—— “封建”与帝制的比较
025 假如辛亥前是汉族王朝?
030 辛亥革命推翻了什么“王朝”?论此王朝并非彼“王朝”(dynasty)
033 “光荣的女王”是个“亡国之君”?
037 “有国王的共和国”与“半封建”帝国的宪政之路
040 辛亥中国:革命为什么成为大概率事件?
第三章 为什么人们厌恶了帝制?
047 大灾难的形成机制
049 “必然”论与“偶然”论的中国版
053 周期性浩劫与“乱世增长”
056 “鬼神明明,自思自量”:如此仇恨为哪般?
060 重新审视历史上的“制度”问题
第四章 不仁不义的帝制和亦道亦德的宪政
——辛亥之变的价值观基础
067 向往“飞天”的传统
071 从“陈荔秋中丞”谈起
075 “法道互补”:“乡愿”人格遮蔽“乡绅”意识
077 从陈兰彬想到刘锡鸿
081 “天下为公”,还是“天下为家”?
083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第五章 “宏大叙事”与“祛魅”
——辛亥革命与保路运动的若干解析
089 晚清的大势所趋
093 既往“宏大叙事”何以不受欢迎
095 “祛魅”重在已成为事实的行为,而不在追究动机
097 关于保路运动的“祛魅”
100 要害不在于是否“国有”,而在于如何“国有”
103 在国有、私有的“宏大叙事”背后
第六章 “西化”、“反西化”还是“现代化”
——太平天国、义和团与辛亥革命的比较(上)
107 “西化”与“现代化”说法的由来
109 “文化”的“西化”与“制度”的现代化
112 太平天国:中国的“西化而非现代化”大潮
115 太平天国是一场大规模的传统“民变”
119 “满汉话题”和“土地革命话题”
123 基督教神权国家:太平天国是“邪教”吗?
126 “洋兄弟”为什么翻脸:国际关系好坏并非“文化”问题
第七章 “西化”、“反西化”还是“现代化”
——太平天国、义和团与辛亥革命的比较(中)
133 中世纪式的“西化”与秦始皇式的焚书
137 另类“民变”与另类“西化”:太平天国的总体评价
139 “拳民”与“教民”的由来
144 “石头剪刀布,百姓洋人官”:义和团只是“民教冲突”的产物?
第八章 “西化”、“反西化”还是“现代化”
——太平天国、义和团与辛亥革命的比较(下)
151 关于义和团的“爱国”与“愚昧”
156 义和团“反西化”:又一次“文化”灾难
161 既不“西化”也不“反西化”的辛亥革命
第九章 辛亥革命:“成功”,“尚未成功”,还是“失败”?
——关于革命失败与革命理想是否实现的辨析
172 辛亥革命:“好事没做成”还是“坏事做成了”
176 民国历史的第一面相:兵荒马乱,民不聊生
180 民国历史的第二面相:乱世中的现代化步伐
182 中国人口模式的转变发生于民国时期
185 民国经济对印度的“赶超”
190 关于民国经济评价的两个辩论
193 工业化的畸形问题:东北与香港之别
196 逆差中的繁荣:全球化中的民国经济
200 历史的先声
第十章 民族主义的实践:中国“站起来了”的历程
207 关于民族、民生、民权的“三阶段”说
208 民国时期的外患主要来自日、俄
212 国内斗争、列强争夺与国权维护
215 评价民国时期外交的标准
219 两次正确“站队”的重大意义
224 共赴国难:抗日战争中的“正面”与“敌后”
228 抗日与摩擦:关于“积极”与“消极”的讨论
232 从五四抗争到华盛顿会议:不同往昔的“红白脸”互动
第十一章 “半殖民地”状态的终结:再谈中国“站起来了”的历程
239 “革命外交”:“修约”、“废约”和“改约”
241 恢复关税主权与司法主权
242 政治多元化与外争国权的关系
245 中东路事件:“革命外交”的最大挫折
248 “解脱百年枷锁”:对日抗战中废约的实现
附录 为什么中国对日关系会“以德招怨”?
255 “半殖民地”色彩的消除
257 中国已经跻身于“列强”?—以入越受降为例
262 中国“列强”地位的一度丧失
第十二章 抗战后中国巩固、强化国家权益的曲折历程
268 民国的遗产:南海诸岛—兼评所谓“地图开疆”说
271 中国取得边界争议地区的主动权
275 “再版巴黎和会”:雅尔塔体系造成的新国耻及纠正
277 新疆“内向”及苏联的反扑
280 20世纪60年代新疆问题的最后解决
284 总结:综论“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第十三章 重论“大五四”的主调,及其何以被“压倒”
——新文化运动百年祭(一)
第十四章 两次启蒙的切换与“日本式自由主义”的影响
——新文化运动百年祭(二)
第十五章 从“日本式自由主义”到“俄国式社会主义”
——新文化运动百年祭(三)
环境·旧居
博物馆里的秋天·时光漫步
重生·秦俑
乡村·岁月
年轮·植物
永恒·秦陵铜车马
年华·学者
葡萄藤下的阴凉·时光漫步
印象·始皇帝陵
回顾·附记
致谢·后记
---------------------------------------------------------------------
第一章 “演员”越来越清晰,“剧本”越来越模糊
003 辛亥革命“成功”了吗?
004 “辛亥观”的演变
007 “细节化”的辛亥叙事:什么是“政党”?
010 革命还是立宪:也许是个假问题?
014 “政治革命”还是“种族革命”
016 和平的君主立宪可能吗?不可能仅仅因为是满族皇帝?
019 辛亥研究,如今细节是越来越清楚,而背景却越来越模糊了
第二章 “改朝换代”与君主和平立宪的可能性问题
—— “封建”与帝制的比较
025 假如辛亥前是汉族王朝?
030 辛亥革命推翻了什么“王朝”?论此王朝并非彼“王朝”(dynasty)
033 “光荣的女王”是个“亡国之君”?
037 “有国王的共和国”与“半封建”帝国的宪政之路
040 辛亥中国:革命为什么成为大概率事件?
第三章 为什么人们厌恶了帝制?
047 大灾难的形成机制
049 “必然”论与“偶然”论的中国版
053 周期性浩劫与“乱世增长”
056 “鬼神明明,自思自量”:如此仇恨为哪般?
060 重新审视历史上的“制度”问题
第四章 不仁不义的帝制和亦道亦德的宪政
——辛亥之变的价值观基础
067 向往“飞天”的传统
071 从“陈荔秋中丞”谈起
075 “法道互补”:“乡愿”人格遮蔽“乡绅”意识
077 从陈兰彬想到刘锡鸿
081 “天下为公”,还是“天下为家”?
083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第五章 “宏大叙事”与“祛魅”
——辛亥革命与保路运动的若干解析
089 晚清的大势所趋
093 既往“宏大叙事”何以不受欢迎
095 “祛魅”重在已成为事实的行为,而不在追究动机
097 关于保路运动的“祛魅”
100 要害不在于是否“国有”,而在于如何“国有”
103 在国有、私有的“宏大叙事”背后
第六章 “西化”、“反西化”还是“现代化”
——太平天国、义和团与辛亥革命的比较(上)
107 “西化”与“现代化”说法的由来
109 “文化”的“西化”与“制度”的现代化
112 太平天国:中国的“西化而非现代化”大潮
115 太平天国是一场大规模的传统“民变”
119 “满汉话题”和“土地革命话题”
123 基督教神权国家:太平天国是“邪教”吗?
126 “洋兄弟”为什么翻脸:国际关系好坏并非“文化”问题
第七章 “西化”、“反西化”还是“现代化”
——太平天国、义和团与辛亥革命的比较(中)
133 中世纪式的“西化”与秦始皇式的焚书
137 另类“民变”与另类“西化”:太平天国的总体评价
139 “拳民”与“教民”的由来
144 “石头剪刀布,百姓洋人官”:义和团只是“民教冲突”的产物?
第八章 “西化”、“反西化”还是“现代化”
——太平天国、义和团与辛亥革命的比较(下)
151 关于义和团的“爱国”与“愚昧”
156 义和团“反西化”:又一次“文化”灾难
161 既不“西化”也不“反西化”的辛亥革命
第九章 辛亥革命:“成功”,“尚未成功”,还是“失败”?
——关于革命失败与革命理想是否实现的辨析
172 辛亥革命:“好事没做成”还是“坏事做成了”
176 民国历史的第一面相:兵荒马乱,民不聊生
180 民国历史的第二面相:乱世中的现代化步伐
182 中国人口模式的转变发生于民国时期
185 民国经济对印度的“赶超”
190 关于民国经济评价的两个辩论
193 工业化的畸形问题:东北与香港之别
196 逆差中的繁荣:全球化中的民国经济
200 历史的先声
第十章 民族主义的实践:中国“站起来了”的历程
207 关于民族、民生、民权的“三阶段”说
208 民国时期的外患主要来自日、俄
212 国内斗争、列强争夺与国权维护
215 评价民国时期外交的标准
219 两次正确“站队”的重大意义
224 共赴国难:抗日战争中的“正面”与“敌后”
228 抗日与摩擦:关于“积极”与“消极”的讨论
232 从五四抗争到华盛顿会议:不同往昔的“红白脸”互动
第十一章 “半殖民地”状态的终结:再谈中国“站起来了”的历程
239 “革命外交”:“修约”、“废约”和“改约”
241 恢复关税主权与司法主权
242 政治多元化与外争国权的关系
245 中东路事件:“革命外交”的最大挫折
248 “解脱百年枷锁”:对日抗战中废约的实现
附录 为什么中国对日关系会“以德招怨”?
255 “半殖民地”色彩的消除
257 中国已经跻身于“列强”?—以入越受降为例
262 中国“列强”地位的一度丧失
第十二章 抗战后中国巩固、强化国家权益的曲折历程
268 民国的遗产:南海诸岛—兼评所谓“地图开疆”说
271 中国取得边界争议地区的主动权
275 “再版巴黎和会”:雅尔塔体系造成的新国耻及纠正
277 新疆“内向”及苏联的反扑
280 20世纪60年代新疆问题的最后解决
284 总结:综论“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第十三章 重论“大五四”的主调,及其何以被“压倒”
——新文化运动百年祭(一)
第十四章 两次启蒙的切换与“日本式自由主义”的影响
——新文化运动百年祭(二)
第十五章 从“日本式自由主义”到“俄国式社会主义”
——新文化运动百年祭(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