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体验与质量的电子书资源下载网站
分类于: 人工智能 职场办公
简介
电影史: 理论与实践(重构中国电影史学) 豆 8.6分
资源最后更新于 2020-08-26 07:12:26
作者:(美) 艾伦
译者:李迅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0-01
ISBN:9787510018046
文件格式: pdf
标签: 电影 电影史 电影理论 电影史学研究方法 罗伯特·C·艾伦 艺术 道格拉斯·戈梅里 美国
简介· · · · · ·
历史就是阐释,撰写电影史是史学家与其所使用的资料的抗衡,阅读电影史是一种积极的质疑活动与判断过程。本书是对传统电影史研究方法的突破,罗伯特•艾伦与道格拉斯•戈梅里从哲学高度出发,重新审视唯杰作论等治史方法,将电影史研究定位于历史研究的一般语境之中,对电影史的美学、经济、技术、社会等生成机制进行探讨,提出了若干新鲜的研究观念,致力于建立一种可以更有益地阅读和介绍电影史的语境。
在阐释上述理论与方法的过程中,本书介绍了许多有趣的案例,如:美国首次保存影片的努力是为了电影艺术吗?鲍特是叙事性剪辑风格的“祖父”吗?爱迪生在电影技术发明中究竟起了多大作用?好莱坞为什么要投资德国导演拍摄“高级艺术片”?通过这些鲜活、生动的案例,读者能深刻理解到运用不同观念方法所能得出的丰富结论,开辟出的新的电影史研究视野。此外,本书第十章列有大量文献书目,为读者提供了进一步研究...
目录
电影史:理论与实践
作者序
第一部分 阅读、研究和撰写电影史
第一章 作为历史的电影史
1.1 作为电影研究一个分支的电影史
1.2 历史研究的本质
1.3 历史知识和科学知识
1.4 约定论对经验论的批评
1.5 实在论的反应
1.6 作为电影史理论的实在论
第二章 研究电影史
2.1 电影学术的历史
2.2 影片证据
2.3 电影史研究的对象
2.4 影片之外的证据
第三章 阅读电影史
3.1 叙事的电影史
3.2 阅读电影史
3.3 阅读即质疑
3.4 个案研究:第一批美国电影史学家
3.5 总看法
3.6 电影史和关于技术的流行话语
3.7 技术和成功
3.8 电影史著作和征订出版
3.9 结论
第二部分 传统的电影史研究方法
第四章 美学电影史
4.1 美学电影史中的唯杰作传统
4.2 电影史和电影理论
4.3 现实主义(巴赞理论的形态)
4.4 唯杰作传统和作者论
4.5 唯杰作论对历史语境和历史变革的看法
4.6 对唯杰作论的批评
4.7 符号学和电影史
4.8 走向美学电影史的重建
4.9 风格
4.10 互文本背景
4.11 生产方式
4.12 作者
4.13 电影圈内的美学话语
4.14 个案研究:《日出》的背景
4.15 茂瑙的传记式传奇
4.16 美国评论话语中的德国电影
4.17 德国导演与“高级艺术片”
4.18 茂瑙和福克斯的策略
4.19 论及《日出》的话语
4.20 结论
第五章 技术电影史
5.1 “伟人”论和技术决定论
5.2 技术变革的经济学
5.3 个案研究:声音的到来——对技术变革的分析
5.4 对技术变革经济学的重新思考
第六章 经济电影史
6.1 马克思主义批评
6.2 工业分析
6.3 个案研究:美国电影工业的形成
6.4 结论
第七章 社会电影史
7.1 谁制作了影片,为什么制作这些影片:影片生产的社会史
7.2 谁看了电影,怎样看的,为什么去看:看电影的历史
7.3 什么让人看到了,怎样让人看到的,为什么让人看到:作为文化记录的电影的历史
“形象”研究
“电影怎样反映社会:克拉考尔与德国电影
经验主义者对克拉考尔的批评
经验主义的替代物:内容分析
观影心理学
7.4 人们对电影说了些什么,谁说的?为什么目的说的?
7.5 作为社会机构的电影业与其他社会机构一直有着什么样的关系?
7.6 个案研究:明星——电影史中的角色
明星是什?
促销
宣传品 影片
批评与评论
结论
第三部分 做电影史
第八章 撰写电影史
8.1 项目一 技术变革的历史:有声电影来到密尔沃基
8.2 项目二 地方电影放映的经济学:院线
8.3 项目三 地方社会史:两个城市中观影活动的早期形式
8.4 可供研究地方电影史使用的资料来源
名录
火灾保险图
地方志
地方报纸
电影行业报纸
公立档案
采访
照片
第九章 重新整合电影史
9.1 个案研究:美国真实电影的早期阶段
重新描述真实电影
作为另类实践的真实电影
真实电影的技术语境
德鲁小组的由来
真实电影和电视广播网
生成机制间的关系
真实电影的命运
结语:真实电影中诸种生成枳剧的相对作用力
第十章 选读指导
10.1 作为历史的电影史
10.2 研究电影史
10.3 阅读电影史
10.4 美学电影史
10.5 技术电影史
10.6 经济电影史
10.7 社会电影史
10.8 撰写电影史
交响与争鸣:重构中国电影史学
上篇 观念与方法
1.走近电影走近历史
2.关于深化中国电影史研究的断想
3.电影史学发展谈:细节、建构、环境
4.电影史学的兴起与发展
5.史学范式的转换与中国电影史研究
6.后编年体史述:多元体裁与深度阐释
7.“开放的电影史观念”主导的路径标识
下篇 实践
1.与电影史对话——“中国电影人·口述历史工程”
2.戏曲电影《定军山》之由来与演变
译编后记
跋(代)电影研究的“历史转向”:理论与方法
出版后记
作者序
第一部分 阅读、研究和撰写电影史
第一章 作为历史的电影史
1.1 作为电影研究一个分支的电影史
1.2 历史研究的本质
1.3 历史知识和科学知识
1.4 约定论对经验论的批评
1.5 实在论的反应
1.6 作为电影史理论的实在论
第二章 研究电影史
2.1 电影学术的历史
2.2 影片证据
2.3 电影史研究的对象
2.4 影片之外的证据
第三章 阅读电影史
3.1 叙事的电影史
3.2 阅读电影史
3.3 阅读即质疑
3.4 个案研究:第一批美国电影史学家
3.5 总看法
3.6 电影史和关于技术的流行话语
3.7 技术和成功
3.8 电影史著作和征订出版
3.9 结论
第二部分 传统的电影史研究方法
第四章 美学电影史
4.1 美学电影史中的唯杰作传统
4.2 电影史和电影理论
4.3 现实主义(巴赞理论的形态)
4.4 唯杰作传统和作者论
4.5 唯杰作论对历史语境和历史变革的看法
4.6 对唯杰作论的批评
4.7 符号学和电影史
4.8 走向美学电影史的重建
4.9 风格
4.10 互文本背景
4.11 生产方式
4.12 作者
4.13 电影圈内的美学话语
4.14 个案研究:《日出》的背景
4.15 茂瑙的传记式传奇
4.16 美国评论话语中的德国电影
4.17 德国导演与“高级艺术片”
4.18 茂瑙和福克斯的策略
4.19 论及《日出》的话语
4.20 结论
第五章 技术电影史
5.1 “伟人”论和技术决定论
5.2 技术变革的经济学
5.3 个案研究:声音的到来——对技术变革的分析
5.4 对技术变革经济学的重新思考
第六章 经济电影史
6.1 马克思主义批评
6.2 工业分析
6.3 个案研究:美国电影工业的形成
6.4 结论
第七章 社会电影史
7.1 谁制作了影片,为什么制作这些影片:影片生产的社会史
7.2 谁看了电影,怎样看的,为什么去看:看电影的历史
7.3 什么让人看到了,怎样让人看到的,为什么让人看到:作为文化记录的电影的历史
“形象”研究
“电影怎样反映社会:克拉考尔与德国电影
经验主义者对克拉考尔的批评
经验主义的替代物:内容分析
观影心理学
7.4 人们对电影说了些什么,谁说的?为什么目的说的?
7.5 作为社会机构的电影业与其他社会机构一直有着什么样的关系?
7.6 个案研究:明星——电影史中的角色
明星是什?
促销
宣传品 影片
批评与评论
结论
第三部分 做电影史
第八章 撰写电影史
8.1 项目一 技术变革的历史:有声电影来到密尔沃基
8.2 项目二 地方电影放映的经济学:院线
8.3 项目三 地方社会史:两个城市中观影活动的早期形式
8.4 可供研究地方电影史使用的资料来源
名录
火灾保险图
地方志
地方报纸
电影行业报纸
公立档案
采访
照片
第九章 重新整合电影史
9.1 个案研究:美国真实电影的早期阶段
重新描述真实电影
作为另类实践的真实电影
真实电影的技术语境
德鲁小组的由来
真实电影和电视广播网
生成机制间的关系
真实电影的命运
结语:真实电影中诸种生成枳剧的相对作用力
第十章 选读指导
10.1 作为历史的电影史
10.2 研究电影史
10.3 阅读电影史
10.4 美学电影史
10.5 技术电影史
10.6 经济电影史
10.7 社会电影史
10.8 撰写电影史
交响与争鸣:重构中国电影史学
上篇 观念与方法
1.走近电影走近历史
2.关于深化中国电影史研究的断想
3.电影史学发展谈:细节、建构、环境
4.电影史学的兴起与发展
5.史学范式的转换与中国电影史研究
6.后编年体史述:多元体裁与深度阐释
7.“开放的电影史观念”主导的路径标识
下篇 实践
1.与电影史对话——“中国电影人·口述历史工程”
2.戏曲电影《定军山》之由来与演变
译编后记
跋(代)电影研究的“历史转向”:理论与方法
出版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