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体验与质量的电子书资源下载网站
分类于: 设计 其它
简介
战略的魔咒: 冷战时期的美国大战略研究 豆 8.4分
资源最后更新于 2020-10-23 14:45:52
作者:牛军 编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01
ISBN:9787208088566
文件格式: pdf
标签: 国际关系 冷战史 历史 战略 美国外交政策 美国 外交史 政治学
简介· · · · · ·
《战略的魔咒:冷战时期的美国大战略研究》内容简介:西方古代的战略思想源于古希腊、古罗马。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的不朽著作《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与《孙子兵法》诞生于同一历史时期。近代德国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对后来的军事战略思想(包括对毛泽东的军事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普鲁士德国政治家俾斯麦的外交战略为后人所仰慕称道。
直到冷战时期,国际战略及该领域的研究,还基本上限定于传统的国家安全战略领域,特别是国防战略、军事战略和着眼于结盟与反结盟的外交战略。此前,罗斯福领导下的美国设计了以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为框架的世界政治经济秩序,其实就是一种美国至今仍在执行的试图维护霸权的“大战略”,只不过当时还没有做这种界定。改革开放之前的中国,国际战略研究的主要内容则是中国共产党革命战略的延伸,即区分敌我友,分析国际形势和力量对...
目录
丛书总序
序
前言
遏制战略研究的启示
美国赢得冷战的大战略
乔治•凯南与冷战时期美国东亚政策
美国关于经济制裁的战略思考与对华禁运决策(1949—1953)
避免战争:肯尼迪、赫鲁晓夫与古巴导弹危机
克劳塞维茨《战争论》:来自美国的新旧观点
尼克松政府、巴黎统筹委员会与美国对华贸易自由化政策(1969—1972)
中国、印度支那战争与尼克松政府的东亚政策(1969—1973)
对“冷战”在战略层面的再界定——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国对华及东亚政策的转变及其涵义
里根的第三世界攻势
对稳定难以理解的追求:尼克松、基辛格和“第三层”(1969—1976)
有限的互动:1972—1992年的中美关系
美国、法国与冷战的终结:趋同、近似和分歧冷战的性质与其世界历史意义
“缓和政策”及其批判:基辛格、他的批判者以及他们留给21世纪的遗产
里根政府大战略与冷战的终结——兼论美国大战略的分析层次
序
前言
遏制战略研究的启示
美国赢得冷战的大战略
乔治•凯南与冷战时期美国东亚政策
美国关于经济制裁的战略思考与对华禁运决策(1949—1953)
避免战争:肯尼迪、赫鲁晓夫与古巴导弹危机
克劳塞维茨《战争论》:来自美国的新旧观点
尼克松政府、巴黎统筹委员会与美国对华贸易自由化政策(1969—1972)
中国、印度支那战争与尼克松政府的东亚政策(1969—1973)
对“冷战”在战略层面的再界定——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国对华及东亚政策的转变及其涵义
里根的第三世界攻势
对稳定难以理解的追求:尼克松、基辛格和“第三层”(1969—1976)
有限的互动:1972—1992年的中美关系
美国、法国与冷战的终结:趋同、近似和分歧冷战的性质与其世界历史意义
“缓和政策”及其批判:基辛格、他的批判者以及他们留给21世纪的遗产
里根政府大战略与冷战的终结——兼论美国大战略的分析层次